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史 >> 教育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嬗变
发布时间: 2018-03-28    作者:魏峰 张乐天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2017-11-10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四次转变:一是"17"旨在提升农民文化水平与服务无产阶级政治;二是"文革"时期为农村"文化大革命"服务;三是改革开放前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四是21世纪以来通过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教育政策在发展目标、教育内容和办学形式不断转变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发展也在教育质量、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等方面发生深刻转变。纵观六十余年农村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从"为了政治的教育""为了经济的教育",最终指向"为了人的发展" 

  全文见附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嬗变_魏峰.pdf
  1. 更加关注未来农村教育的发展
  2.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解释逻辑和价值定位
  3. 提升教师素质是农村教育发展抓手
  4. 培育农村教育发展的珍贵“水土”
  5. 重视农村教育的三重面向
  6. 把农村教育难题转化为创新优势
  7. 调侃和吐槽帮不了农村教育
  8. 补齐农村教育“短板”重点在教师队伍建设
  9. 农村教育发展的矛盾与协同创新
  10. “就地取材”化解农村教育“缺才”困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