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
特区改变中国·大事篇:30年30事
发布时间: 2010-09-09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2010-09-06
  字体:(     ) 关闭窗口

  感怀那些事。30年前,中国百废待兴,特区人以一个个“第一”,为中国耕耘一片希望的田野。蛇口的职工住房商品化改革,迈出了中国内地住房制度改革第一步。深圳土地拍卖“第一槌”,引发新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革命”。宝安村民用一张白纸直选村干部,开创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先河。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第一家股份制企业、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多年以后,当人们打开南风之窗,听寻风之来处,总会忆起南海之滨那个遥远的小渔村,还有那永垂竹帛的绝代风华。 

  特区诞生:全国人大立法催生经济特区
  蛇口开发:改革“试管”分娩“蛇口系” 
  引进外资:珠海诞生首家合资酒店
  价格闯关:深圳率先终结粮票肉票
  户籍破冰:深圳全面推进居住证制度
  “中国工人”影响世界:数百万劳务工寻梦特区
  深宝安上市:改革开放后发行首张股票
  深交所“抢闸”:这一抢,抢出中国股市
  “金榜”题名:深圳跻身全球重要金融中心
  土地拍卖:“第一槌”推动宪法修订
  卖商品房:深圳首打“擦边球”
  农村“消失”:深圳成首个没农村城市
  文稿拍卖:深圳一本书标题卖百万
  首创高交会:会展经济大门由此开启
  特区立法:深圳首获立法权护航“闯关”
  砸铁饭碗:亮红牌辞退不称职公务员
  村民直选:宝安村民一张白纸选“村官”
  论争之一:“蛇口风波”引爆价值观之辩
  论争之二:厉有为“股份制”论文起风波
  论争之三:特区一度被指为“租界”
  论争之四:《深圳,你被谁抛弃?》引发震动
  核电供港:大亚湾崛起首座大型核电站
  一签多行:深圳市民最早可多次往返香港
  创办大学:汕大深大让城市厚重
  百万重奖:珠海科技功臣“双丰收” 
  海湾大桥通车:打通“省尾国角” 
  书记点题:特区而立汪洋出了三道题
  先行先试:《珠三角规划纲要》为特区提速
  加快一体化:珠中江、深莞惠成经济圈 
  港珠澳大桥开建:构建“半小时生活圈”

    1. 创办经济特区:中国对外开放的起点
    2. 金民卿:国家战略下的经济特区优势再造
    3. 赵振华:我国自贸区与经济特区的异同
    4. 从经济特区到自由贸易区
    5. 肩负好经济特区使命 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
    6. 把经济特区“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7. 从经济特区到自贸区看中国经济改革走向
    8. 建经济特区设想来自中国
    9. 沿着党开辟的改革开放道路奋勇前进
    10. 经济特区而立之年忆谷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