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 学界热议
李升泉:谱写“十三五”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华章
发布时间: 2015-11-11    作者:    来源:求是理论网 2015-11-11
  字体:(     ) 关闭窗口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强调要以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在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统一思想,锐意进取,努力开启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发展时期。
  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十三五”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发展
  习主席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要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习主席关于新的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是贯穿五中全会精神的一条红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要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必须牢固确立并切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是习主席针对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时代回答,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
  牢固树立切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对军队建设尤为紧迫和重要。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国才能强军,强军才能安邦。只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发展;只有把国防建设搞上去,经济建设才能有更加坚强的安全保障。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影响和冲击战略机遇期的因素很多。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面临多样化的威胁和挑战,各种威胁和挑战的联动效应明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战胜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军队提供坚强的力量保证是绝不可缺少的。面对强军兴军的加速推进期、作风建设的破立并举期、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期,迫切需要我们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谋划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发展,就是要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新的发展理念牢固确立起来,以理念创新引领实践创新,用创新理念推动改革发展,开创“十三五”期间军队建设新局面。新的发展理念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集合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只有结合军队实际,全面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深刻内涵,准确把握五大发展理念的辩证关系,不断提高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水平,才能推动军队建设迈上发展新台阶。要充分认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充分认清军队支撑强国伟业所肩负的使命责任,聚焦强军目标的核心要求,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要求贯穿到部队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军事、政治、后勤、装备工作的各个方面,凝聚官兵智慧力量,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责任。
  加快推进和不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行动纲领。我们必须以《建议》和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
  从世界发展大势来看,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战争形态、作战方式深刻演变,要求我们必须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步伐。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特别是随着新一轮军事改革的潮流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美、俄、日等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调整安全战略和防务政策,加紧推进军队改革,重塑军事力量体系,抢占军事竞争制高点。我们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形态多样、日新月异的战争中确保胜利,就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从国家整体发展形势看,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方面各领域改革迅速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如果不抓紧,就会落后于国家改革总形势。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历史上,那些抓住发展机遇推进军队改革的国家,往往乘势而上进入强国行列。反之,则可能沦为落后国家。国内外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军队改革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处理好军队改革和国家改革的关系,始终是治国理政需要把握好的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国防和军队改革单独作为一章写进《决定》,纳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盘子,充分体现了军队改革在国家全面改革总体布局中的特殊意义和重要地位作用。也说明,要解决长期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单靠军队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力量,必须把国防和军队改革上升为党的意志、国家行动。现在,全国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各项改革已经按下“快进键”、进入“快车道”,形成了强大的改革势场,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军队改革必须踏上国家改革的节奏,与国家改革进程相一致,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改革相协调,推动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同步发展,真正使我军的军事组织形态和军事能力与整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要求,通过深化改革攻克体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加快提高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能力,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度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格局。这是我们党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当今世界,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和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加速发展,社会经济形态、技术形态和战争形态深刻演变,军民融合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和军事竞争的一种新趋势。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我们既面临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任务,又面临着建设强大巩固国防的任务,必须在国家总体战略中兼顾发展和安全,找到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黄金分割点”。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只有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进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不断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才能逐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习主席强调,军民融合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防需求规模,通过军民融合释放国防需求潜力,既可以为军队节省开支,提高军费使用效益,又可以帮助军民两用型企业化解库存积压,催生新的消费增长点,提高经济发展效益。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技术产品,最初都是由军队研发投资,通过技术的民用转化,最终使整个国民经济受益。不断推进军民深度融合,还能够有效发挥各类所有制经济混合发展优势,最大限度地促进技术、资源、人才、信息、资金等要素在军地间自由流动、共享共用,激发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社会经济活力。
  落实军民融合国家战略,需要加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加强国家和军队规划的统筹、协调和衔接,让规划主导资源配置,资源配置引导军民融合发展。必须加强规划实施督导检查,建立问责机制,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和执行力,努力把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思路举措落下去,推动军民融合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1. 以长征精神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伟大实践
    2. 史鉴不远: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军队的改革
    3. 军改方案的背后考量
    4. 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培育积极心理基础
    5. 以真抓实干精神推动改革
    6.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根本遵循
    7. “关键少数”如何面对改革(国防视线·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①)
    8. 徐高峰:以敢于担当的勇气迎考
    9. 自觉增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使命担当
    10. 坚决打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场攻坚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