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国史新书目
《列宁专题文集》编辑说明
发布时间: 2010-01-08    作者:中央编译局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1-08
  字体:(     ) 关闭窗口

  《列宁专题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旨在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读本。经中共中央批准,这部文集的编辑工作由中央编译局组织实施。

  《列宁专题文集》分五个专题,编为五卷:《论马克思主义》、《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论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论无产阶级政党》。文集精选了列宁各个时期的重要著作、文章、报告、笔记和书信,既注重反映列宁毕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着眼于适应干部群众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际需要。

  《列宁专题文集》采用文献选编与重要论述摘编相结合的形式。各卷精选了列宁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或全文收录,或部分节选,同时从本卷未选收的著作中摘选与本专题有关的重要论述,编成《重要论述摘编》,作为本专题所收文献的补充。这种新的编辑形式既能反映列宁相关思想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又能体现收文少而精的原则。

  《列宁专题文集》各卷著作的编排按各卷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论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论无产阶级政党》采用编年原则,《论马克思主义》、《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采用以理论逻辑为主和以重点著作为主的编排方式。

  《列宁专题文集》采用《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的译文,其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引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一版,本文集未作变动。

  《列宁专题文集》各卷均附有注释和人名索引。为了帮助读者把握各篇著作的理论精髓,每篇著作都附有导读性的题注,力求言简意赅地介绍每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和理论要点。

  《论马克思主义》卷收入列宁著作18篇,相关重要论述27条。列宁著作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概述,收入6篇文献,按内容的逻辑顺序编排。这些文献简要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一生和他们的学说,高度评价了他们共同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斗争的不朽功绩;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死不变的学说,它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成果。列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列宁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们用科学的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争取自身解放的道路。列宁还强调指出,自马克思主义出现以来,世界历史所经历的每一个时期都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的证明和新的胜利,未来的历史时期一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

  第二部分收入12篇文献,按发表的时间顺序编排。在这些文献中,列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全面阐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强调指出:要坚决反对和彻底批驳所谓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论调,要准确掌握和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僵死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我们决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看做一成不变的东西,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本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1. 学习研究两部文集是全党的重要任务
    2. 认真钻研原著提升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3. 李长春: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
    4.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成果
    5. 关于两部文集编译工作的汇报
    6.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强大思想武器
    7. 进一步学习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8. 韩喜平: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9.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审视
    10. 陈先达:思想要有“岸”,不能“走一站,报一站”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