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陈云研究
陈伟力:父亲与党史、国史研究
发布时间: 2014-10-13    作者:陈伟力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4-07-15
  字体:(     ) 关闭窗口

第八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专题

  [编者按]519~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与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陈云纪念馆在浙江省杭州市联合举办第八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以陈云与党史、国史研究为主题,把学习研究陈云关于党史、国史研究的思想和实践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现将部分与会者发言刊出,以飨读者。

父亲与党史、国史研究

  父亲的一生是伟大而光辉的一生,他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始终坚持并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开展和成功,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推进,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

  父亲与浙江有着不解之缘。他多次说:杭州的环境好,气候好,山水好,这里真是工作、休息的好地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19272月上海第二次工人武装起义失败后,父亲就乘船来到浙江宁波地区的余姚,指导当地盐民组织起来,建立盐民协会,同盐霸做斗争,在当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此后,由于受到敌人的通缉,父亲又到浙江嘉善隐蔽,继续领导着革命斗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父亲多次来到杭州视察和休养。他先后视察了杭州钢铁厂、浙江大学等地方;主持召开了全国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杭州现场会议、中央化肥小组座谈会等重要会议;观看了《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等评弹演出。

  改革开放后,父亲几乎每年都到杭州视察、工作和疗养。在杭州,父亲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提出要逐步改善农民的生活,这是头等大事;在杭州,父亲撰写了《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一文,呼吁全党都要重视干部的交接班问题;在杭州,父亲数次接见评弹演员、深入评弹书场、做出重要指示,为评弹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杭州,父亲辨认了《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传达提纲》,为解决遵义会议这一历史难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父亲十分重视党史、国史的学习、研究与宣传。延安时期,父亲就强调: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实事政治的情况,不然也就不能规定当前的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又指出:我们不能割断历史看问题。改革开放后,父亲清醒地指出: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这件事情现在要抓,以后也要抓,要一直抓下去。父亲还要求我们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他在给我妹妹伟华的信中说:要学习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全国解放),没有历史知识,连《毛泽东选集》也看不懂。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家组织了学习小组,学习《毛泽东选集》和相关的历史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父亲总是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党史、国史,要求把真正的历史面目写出来,不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20世纪80年代中期,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搜集整理了有关辽沈战役的一些回忆文章汇集成册,拟编写《辽沈战役》一书。对于林彪的评价,成为编写这本书的敏感问题之一。父亲明确说:战役参加者的作用,战役的组织、指挥,这些对于战役的胜利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林彪作为四野的司令员,在当时正确的地方,我们也不必否定。但是不能只看到这一方面的作用,还必须看到其他方面的作用。只有这样看待辽沈决战,才是全面的,符合历史唯物论的。父亲的这一观点为这本书的编辑和出版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新的形势下,学习党史、国史,有助于了解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苦难史、奋斗史和发展史,并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和力量,从而进一步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回顾和学习父亲关于党史、国史的论述,关于党史、国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对于学好这门功课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学习和宣传好父亲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党史、国史思想,就是对伟人精神的最好缅怀和传承。

    1. 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宣传党史、国史
    2. 在第八届陈云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致词
    3. 牛冠恒:陈云读书方法论初探
    4. 张金才:陈云1962年提出分田到户探因
    5. 邱霞:陈云“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思想论析
    6. 学习陈云关于帝国主义本质的精辟论述,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7. 继承陈云“唯实”精神,推动中国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
    8. 朱佳木:陈云与当代中国研究所和国史编研事业
    9. 孙钦梅:论陈云节约思想的内涵及时代意义
    10. 1949—1956年陈云在经济工作中的全局思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