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23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作者:颜维琦    发布时间:2010/07/24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关闭窗口

  上半年,全国已有23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上海市为11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北京市为11元。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向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处于企稳向好的良好态势,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逐步好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企业内在发展动力比较充足的情况下,适时、适度地增加职工工资,有利于促进消费,改善职工基本生活,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上半年,人社部着力加强企业工资分配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指导地方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尹成基认为,职工工资增加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幅度和节奏,特别是要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处理好增加职工工资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就业才有收入,如果职工工资增长过快,超出企业承受能力,就会有一部分职工失去工作岗位,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保障。二是增加职工工资与促进企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要通过推动企业加强管理、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提高职工工资水平,改善职工生活质量,实现企业和职工的双赢乃至多赢。三是处理好职工工资适度增加和较快增加、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1. 渐进式转型:广东省劳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2. 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变迁
    3. 金融危机形势下的战略性劳动关系管理
    4. 从“尊重劳动”到“实现体面劳动”
    5.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详解2011年劳动关系工作重点
    6. 劳动关系稳定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
    7. 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地方政策革新与农民社会公民权演进
    8. 社会结构变迁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9.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
    10. 统筹城乡 走向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