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基辛格 震动世界的秘密旅行
发布时间: 2010-07-09    作者:黄华    来源:国史网 2010-07-09
  字体:(     ) 关闭窗口

  基辛格原是德国犹太人,1938年移居美国,1943年入美国籍。他战后进哈佛大学,专攻国际问题,获博士学位,有一系列重要著作问世,成为国际战略问题的权威,并担任几届美国政府的外交或军事顾问。尼克松被选为美国总统后,任命基辛格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使他成为尼克松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军师和特使。

  1968年,尼克松在总统竞选中对记者表示:我们决不能忘记中国,必须经常寻求机会与之谈判,如同与苏联谈判一样。

  至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国民间先与官方表现出“中国的大门是永远向美国人民敞开着”的热情。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经过中美双方几次特别信使的传话,尼克松总统决定委派亨利·基辛格秘密访华。

  “波罗行动”

  1971年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对中国的访问,是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中美最高层已有重大的信息交流,尼克松和基辛格本人对这次访问还不是很有信心,是把它当作一次必需的冒险来进行的,此行以“波罗行动”为代号,意即像七百年前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那样冒险。

  6月30日,白宫发言人齐格勒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尼克松总统将派基辛格博士前往南越、泰国、印度、巴基斯坦进行为期十天的访问。7月8日抵巴基斯坦新首都伊斯兰堡,只有三个记者跟着,他很高兴。

  按既定日程,他需要在巴基斯坦停留四十八小时。他先去总统府拜会叶海亚·汗总统,在美国大使馆同大使共进午餐,然后出席叶海亚·汗总统特意为他举行的便宴。在宴会达到高潮时,基辛格突然手捧腹部,连叫难受。叶海亚·汗总统大声说,伊斯兰堡天气太热,会影响基辛格恢复健康,要他到伊斯兰堡北边群山中叶海亚·汗的别墅去休养。基辛格正在迟疑不决,巴基斯坦总统坚决而且恳切地说,在一个穆斯林国家,要依主人而不是客人的意志作决定。基辛格手下的一位特工,马上派他的一个同事到山口别墅那里去打前站,了解情况。宴会结束,基辛格正在宾馆休息,打前站的特工打电话回来说,那里的别墅不宜于居住。基辛格只好请巴方把那位倒霉的特工扣留在山中,因为这只是一出戏,基辛格并不是要去那里,而是要去中国!

  7月9日,伊斯兰堡的凌晨3∶30,基辛格在宾馆起床,吃早饭,4时同他的随行人员乘坐巴基斯坦外交秘书苏尔坦·汗驾驶的军用汽车去机场,带上一顶大檐帽和一副墨镜,以免偶然路过的行人把他认出来。在机场,一登上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波音飞机,就看到从中国来迎接他的外交部美大司司长章文晋和其他中国官员。没想到的是,也在机场的一位巴基斯坦籍的伦敦《每日电讯报》记者认出了基辛格,问巴基斯坦官员基辛格要去哪里。回答是要去中国。这位记者连忙回到办公室,向伦敦报社发了一条报告这条重要消息的急电,幸好伦敦的值班编辑“枪毙了”这条消息,骂这位记者准是喝醉了,基辛格怎么会去中国?真荒唐!

  在四千公里以外的北京,我们认真地准备基辛格博士的秘密来访,也已经有些日子了。1971年5月下旬,在周总理主持下,中央政治局研究了中美会谈的方针,会后总理就此向毛主席写了报告,得到主席的批准。中央决定为此项任务成立由周总理、叶剑英元帅和黄华组成的中央外事小组。

  当时周总理为谈判成立了专门的班子:叶帅、我、美大司司长章文晋、周总理特别助理熊向晖、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冀朝铸和唐闻生等同志参加。这个班子仔细分析了国际形势和美国的情况,反复讨论了会谈方案,对尼克松、基辛格的政治观点,个人历史,个性和特点都作了研究,周总理经常亲自主持讨论。他也看了尼克松的著作《六次危机》、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刚发表的演说、尼克松喜欢的电影《巴顿将军》以及基辛格的主要著作。

  巴基斯坦总统对基辛格的秘密访华事宜高度重视,对各个环节包括用专机送接均作了充分准备。7月6日中午,试航的巴基斯坦波音飞机抵达北京南苑军用机场,章文晋、熊向晖和王海容等人去机场迎接。8日清晨,巴基斯坦专机返航,章文晋、王海容、唐闻生、唐龙彬随机去巴基斯坦迎接基辛格一行。7月9日北京时间正午12时,基辛格等六人在章文晋一行的陪同下乘巴基斯坦专机抵达南苑机场,叶帅、我、熊向晖、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韩叙到机场迎接。基辛格一行下榻于钓鱼台国宾馆五号楼。

  当时尚在文革高潮中的北京,处处都悬挂着革命和反帝标语。为了保证基辛格秘密访问的成功,经请示毛主席,对各种标语不做任何改动。基辛格抵达机场后,由叶帅陪车,我则陪同美国负责东南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霍尔德里奇进城。在从机场到钓鱼台的公路两边不时出现大幅标语:打倒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等,霍尔德里奇问我,标语写的是什么内容,我如实给他翻译,他感到很不自在。直到与周总理会见,美国人的紧张感才得以消失。

  “要走向同中国和好”

  从7月9日下午至11日下午1时,周总理同基辛格进行了六次会谈,地点在钓鱼台国宾馆五号楼或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周总理按照中国尊重客人的习惯请基辛格先谈。基辛格拿出了一本足有七公分厚的文件夹,读起他同尼克松一起起草的一篇很长的讲稿。我们都耐心地听着。基辛格读完后,周总理说:交谈嘛,何必照着稿子念呢?基辛格说:我在哈佛教了那么多年书,还从未用过讲稿,最多拟个提纲。可这次不同,对周恩来总理我念稿子都跟不上,不念稿子就更跟不上了。基辛格的幽默把大家都逗笑了,会谈的气氛也轻松了许多。

  基辛格一开头就说,尼克松总统仔细阅读了美国《生活》杂志刊载的毛主席与斯诺的谈话。尼克松总统有一个信念,强大的发展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美国的任何根本利益都不构成威胁。在没有同你们讨论和没有考虑你们意见的情况下,美国不会采取涉及你们利益的任何重大步骤。

  周总理表示,欢迎尼克松总统来中国。中美两国人民是愿意友好的,邀请你们的乒乓球队访华就是证明。总理谈起台湾问题,说台湾属于中国有一千年以上的历史,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尼克松总统给我们的口信是“要走向同中国和好”,这就应当使中美关系正常化,包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归还了中国。

  基辛格说,美国不支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也不支持台独。如果没有朝鲜战争,台湾也许早已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目前美国在台湾的军事力量,三分之二与印支战争有关,美国已决定尽速结束印支战争,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撤出三分之二驻台美军,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再撤出其他部分。关于台湾的政治前途,美国保证不主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鼓励、不支持台独运动,不再重复“台湾地位未定论”。

  关于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唯一合法政府这一政治问题,预计在尼克松政府下届任期的前半段可以解决。基辛格谈到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问题,表示将放弃需要三分之二多数票的重要问题提案,同意以简单多数票接纳中国,并同意中国取得安理会席位,但驱逐台湾问题美国仍坚持需经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周总理发言反对此议,表示进联合国的问题中国并不急,问题是美国将陷于矛盾和困难之中。

  基辛格提出,希望中方出于仁慈,提前释放仍在中国服刑的几名美国犯人。那时在中国服刑的美国犯人,既有朝鲜战争期间侵入我国领空进行间谍活动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唐尼和费克图,也有在越南战争期间侵入我国领空的美军飞行员史密斯和费林。

  周总理表示,根据中国的法律,表现好的罪犯可以缩短刑期。越南战争尚未结束,与此战争有关的美国犯人释放问题不予考虑。事后,中国政府于1971年释放了费克图,1973年释放了唐尼。后来到美越停战协定签署和生效后,中方与越南政府采取同步释放美俘行动,才把史密斯和费林押解出境交给美方。

  在六次会谈中,中美双方的话题涉及了总的国际形势和其他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还讨论和解决了当前需要解决的两个具体问题。一是确定不再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建立新的直达双方最高层的秘密联系渠道——巴黎渠道,中方联系人是驻法大使黄镇,美方联系人是曾任尼克松翻译的驻法武官沃特斯。更重要的是,商定双方将同时(北京时间7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华盛顿时间7月15日晚上10时30分)发表尼克松将应邀访华的《公告》。

  因周总理在7月10日晚上另有重要活动,根据他的指示,我和章文晋同志先与基辛格就公告草案谈了一轮。双方都提出了一个稿子。我们的稿子比较简单,说基辛格来中国,同我们进行了会谈,尼克松总统准备来中国访问。美方的稿子渲染基辛格同我们这次的会谈,涉及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基本问题,是以诚挚、建设性的方式进行的;而尼克松的来华访问将有助于重建两国人民的联系,并对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

  我表示,台湾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其他问题怎么谈得上?关于尼克松的来访,美方的稿子强调是中国邀请。我说这不大符合事实,我们是同意邀请。基辛格也不同意我们的稿子,说那样就像是尼克松自己邀请自己访华。

  双方会谈暂停后,我根据周总理事前的指示,直接去见毛主席向他汇报。当主席听我说基辛格认为中方草案的意思是尼克松自己邀请自己访华时,大笑着说,要改要改。当我们告别主席走出他的书房时,我回头再看了一下主席,只见他仍坐在沙发椅上向我们弯腰抱膝。我问王海容,主席在做什么。她说,主席在向你们行大礼呢。我们忙说,真不敢当,希望主席健康长寿。

  第二天上午,在周总理提示下,对我方草稿略加修改,我们再与基辛格会谈,即刻取得一致,双方皆大欢喜。最后商定的《公告》全文是:

  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北京进行了会谈。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会晤,是为了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并就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获悉”(英文为Knowing of)两字是周总理的杰作,避开了谁主动提出访华的问题,使美国的面子更好看。基辛格因而在尼克松总统“接受了这一邀请”之前加上了“愉快地”这一副词,投桃报李。

  《公告》不把尼克松的访华说成是将对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却点明要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不只是像美方初稿所说的重建两国人民的联系。基辛格在这次同周总理的会谈中主动谈美国将逐步从台湾撤军,却不愿谈中美关系正常化,把它推到尼克松的下一总统任期。美方的《公告》稿是与此一致的。

  关于尼克松访华的具体时间,周总理曾在与基辛格的会谈中问过,是否定在1972年5月1日以后,因听说尼克松要访问苏联。基辛格表示,最好在3月、4月,而且是先来中国。当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公告》的最后定稿,谈到尼克松5月以前来中国时,毛主席说,《公告》一发表,就会引起世界震动,尼克松可能等不到5月就要来。此后的事实果然是如此。

  中美关于尼克松访华的公告于7月16日上午10时30分和7月15日晚10时30分同时在北京和华盛顿宣布。公告在中国国内和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公告的发表使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一下子拉得很近,许多同志对此思想准备不足,可能一时接受不了。兄弟国家更是这样。于是,周总理紧急安排做国内外同志的工作。

  7月12日,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在京二千多名中高级干部大会,用了三个多小时讲国际形势、中美关系和我对外政策。周总理又于13日至15日飞河内、平壤,向越南和朝鲜党的领导人通报基辛格秘密访华和中美会谈的情况。他从平壤返回北京后立即向住在北京的西哈努克亲王作了同样通报。

  被称为尼克松“效库”(英文“SHOCK”一词的日本译音)的公告在世界各地激起强烈反应,同美国关系紧密的日本政府也仅是在美国时间15日10时30分之前一小时才被通知此事。日本朝野生怕被再度甩在一边,便开始认真考虑同中国恢复邦交之事。这个公告对各国在联合国关于恢复中国合法席位问题的态度也有重要影响。

  “他改变了世界?”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偕夫人帕特里夏在国务卿罗杰斯、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基辛格等的陪同下乘美国总统专机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为期七天的历史性访问。尼克松抵京后三小时,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他和基辛格。

  28日正式发表联合公报,称为《上海公报》。《公报》既陈述了中美双方的共同点,也用各自分别表述的方式将彼此的分歧讲得明明白白,创造了世界外交文书的新风格。28日,尼克松满意地离华返美,周总理也从上海飞回北京。总理向主席汇报说:“尼克松高兴地走了。他说他这一周改变了世界。”毛主席说:“哦?!是他改变了世界?哈哈。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 

   (本文摘编自《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

    1. 美外交应听听基辛格之言
    2. 基辛格的中国观
    3. 《论中国》里被基辛格主观阐释过的外交秘史
    4. 基辛格批评美总统候选人“敲打”中国
    5. 本书记录了四十年来基辛格与中国几代领导人的对话实录,记录了包括中美建交中的互动、三次台海危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访美等历史节点上的重要细节。
    6. 基辛格解读中国的精彩言论
    7. 基辛格的毛泽东印象:睿智机辩 魄力压倒一切
    8. 1969年中美关系解冻研究
    9. 基辛格点评中国五代领导人,不能抽象地比较
    10. 科技杂谈:李彦宏答基辛格问的启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