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苏共领导人领导的改革,是建立在全面批判、全盘否定自己党和国家历史基础上的,似乎不如此不足以表示全面改革的决心。这种错误的舆论,导致人们思想混乱、信仰崩溃、对党和政府极度不满,认为这样的党和国家根本没有存在的理由,由此掀起了1989—1990年间的反共狂潮。正是戈尔巴乔夫一伙毁灭历史的所作所为,涣散、破坏和削弱了整个国家的力量,使苏联的党和国家不可避免地分裂并走向灭亡。
一次座谈时,有位俄罗斯学者回答我方学者提问说:“前几年石家庄师范大学请我去讲学,在一次历史系的讨论会上,学生们提出和您一样的问题:如何评价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毛泽东。我觉得有些不方便回答,我怎能在中国人面前评价毛泽东呢?于是我找到了一条出路,反问:你们怎么评价毛泽东?他们回答,毛泽东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够的地方、失误的地方。”于是这位学者感慨地说:“我感觉中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是一概而论,而是具体分析的。由此我想,对我国历史也不应该一概而论。当谈到斯大林时,也要强调他把国家建设成了强大的国家,而且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他的错误是大清洗。”
我当时想,其实这位中国学生的回答很普通,因为这已是中国人民的共识。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之初所作的《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评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当时32年的历史,既指出我们犯过错误,又指出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也正确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在中肯地指出毛泽东失误所在的同时,又正确地指出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远远大于他的过失。邓小平并进一步指出:“在分析他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我们当然要承认个人的责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历史的复杂的背景。”这就为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地认识历史、认识领袖人物提供了正确的指导,使大家认识到:同所有的人(包括普通人和英雄豪杰)一样,毛泽东也有缺点有错误,特别在晚年有过严重的失误,这些失误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是一定的社会时代的产物。他们的巨大功绩,固然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因素,但归根到底,是时代和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成功的条件。他们由于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总结实践经验和集中集体智慧,才能对历史的前进起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样,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虽然有主观上的原因,但也不是离开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偶然的、孤立的现象。所以,毛泽东犯错误固然有其主观因素和个人责任,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认识论原因。这些原因包括:(1)毛泽东犯错误主要是在社会主义时期,从国际上看,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除借鉴苏联的一些经验外,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从国内情况看,我们党对于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更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深入的研究。因此,只能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既然是摸索,就可能发生失误,这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规律。(2)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很长的国家,封建专制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遗毒没有完全肃清,加上种种其他原因,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方面存在缺陷。这种情况,为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的滋长提供了条件。正如邓小平所说:“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毛泽东同志说了许多好话,但因为过去一些制度不好,把他推向了反面。”(3)过去的错误不是毛泽东一个人的问题。无产阶级的领袖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领导集体。在这个集体中,不应该把个人的作用绝对化。正像不能把一切功劳归之于某个人一样,把一切错误归之于某个人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我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和领袖人物的正确分析,引导人民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从而使国家保持了稳定的形势,明确了发展的方向。
这样一个中国人民共同接受的道理,却使这位俄罗斯学者如此感慨,就因为这个道理在苏联没有。那里的事实是: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不仅将其全盘否定,而且将其残忍焚尸。那时中国共产党就告诫苏共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历史和领袖,写了两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和稳定起了巨大作用。但时过30多年,以戈尔巴乔夫一伙为首的苏共旧错重犯,更加彻底地全盘否定自己的党和国家的全部历史。戈尔巴乔夫搞的公开性,以西方模式为标准,把过去骂得一无是处。他们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将从列宁以来的共产党领导人全部骂倒,连篇累牍地描述充满恐怖的斯大林“罪行”,大量发表持不同政见者的文章和著作,大量披露现存体制的种种弊端,大肆渲染弊端造成的巨大浪费、侵犯人权、生灵涂炭,连“苏联军方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受到批评”。用美国原驻苏大使马特洛克的话说:“勇敢的新闻工作者、编辑和学者不断努力,成功地揭露了过去的许多暴力和丑闻。”结果怎样呢?正如这位幸灾乐祸的美国人说的:“叶戈尔·利加乔夫的一个判断是绝对正确的。新闻媒体发起的揭露苏联历史黑暗面的现存体制缺点的运动,直接动摇了这一帝国的根基。”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就是这样垮台的。道理很简单,把自己的历史全盘否定了,自己还有什么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必要性,还有什么继续存在的根基呢?“灭其国必先去其史”,清人龚自珍的话堪称千古名言。我体会到了那位俄罗斯学者一番话里,包含着的对以往人们(也许包括他自己)片面否定自己国家的历史和领袖的自责、反省及对戈尔巴乔夫一伙全盘否定历史的谴责。历史的真理正如另一位俄罗斯学者总结他们的痛苦教训时所说的:你用手枪对待历史,历史回应你的是大炮。
所幸的是,普京毕竟不失为一位聪明人。听俄罗斯朋友说,他上台后,恢复了一些一度被废弃的传统。我也在一些地方亲眼看到,他甚至把几处丢弃多年的斯大林塑像也重新摆了出来。当我们看到高尔基汽车制造厂厂史陈列室把他们厂的英雄照片密密麻麻地挂在墙上,解说员自豪地说“我们不会忘记历史”的时候,我感到了一丝欣慰。俄罗斯人民不愧为伟大的人民,衷心祝愿俄罗斯人民拥有美好的未来。
从苏联改革的失败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改革的成功,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作为国史研究工作者,我们更坚定了这样一个信念:一定要从苏联解体的教训中,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党和国家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更不能否定人民为争取美好未来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充满坎坷的历史,对领导人民走过辉煌而又曲折道路的领袖人物也不能采取一笔抹杀的不公正态度。我们应该永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正确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迄今为止的历史,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历史的依据,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