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中国: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推动力
发布时间: 2010-01-02    作者:张玉玲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1-02
  字体:(     ) 关闭窗口


  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成功走出“V”形轨迹。虽然全年最终的经济数据尚未出炉,但世界对这样一个结果已经毫不怀疑:中国已率先在全球经济中实现复苏!

  中国成就:独领风骚

  2009年,年初和年底经济形势迥然不同,人们的心情也截然不同:年初时,面对国际金融海啸迎面扑来,出口萎缩、企业倒闭、经济下滑……面前的低谷似乎深不见底;而年底时,中国自信面对“保八”目标。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和成就,不仅鼓舞起中国经济,使中国成为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经济体,而且也令世界对中国经济的评论发生180度大转弯——2009年初,美国《时代》周刊提出“中国经济崩溃论”;而在年底,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世界经济增长的50%,德国《世界报》称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引擎”。

  中国顺利实现8%的增长目标,经济率先复苏。环顾全球,复苏的脚步曲折缓慢。虽然三季度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但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2009年全年美国经济将萎缩2.5%,日本和欧元区将分别萎缩5.3%和2.5%;就是在“金砖四国”中,俄罗斯经济仍处于深度负增长状态,巴西和印度的增长率也明显低于中国。

  2008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为22%。2009年,在联合国的报告中,全球经济增幅将达到极低的1%,中国的“8%”,给全球经济增长贡献50%的力量——无疑是暗淡中的一大亮点,这也是5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首次引领世界经济增长。难怪外国媒体预言,未来数年里中国的经济还将继续引领全球增长。

  走出低谷的中国经济,不仅在实现着自身的复苏,而且也在驱散笼罩在全球经济上的阴霾。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免于陷入“深渊”的一大因素。韩国媒体则报道,“韩国经济复苏是搭上了中国经济便车”,中国4万亿元投资使韩国得以分到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杯羹;而中国“家电下乡计划”,使韩国2009年上半年LCD面板对华出口同比增加了40%。

  中国也冷静地看到,“独领风骚”并不等于成为世界经济的“救世主”。走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的复苏,还需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共同努力。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将是世界经济走出低谷的强劲推动力。

  中国措施:适时果断

  2009岁末,曾在年初预言“中国经济崩溃”的美国《时代周刊》,将中国工人请上了2009年度人物榜。这个结果出乎意料,却又实至名归——没有中国工人的努力,就没有中国“保八”成功,而世界经济也会陷入更黯淡的境地。

  如此高调赞赏中国工人创造的经济奇迹,这在西方媒体并不多见。一年前,国外媒体纷纷关注的是“2000多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的中国农民工是否能找到工作”,英国《泰唔士报》称“这一数字甚至高过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德国金融时报》担心“经济危机,失业率急剧上升,有引发社会动荡的危险”。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敏锐地意识到“保就业”就要“保增长”,果断决策,一整套应对危机的“组合拳”,快、稳、准:

  4万亿元超常规投资及时下达,拉动非农就业5000多万人。

  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就业资金42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6.7%,增幅前所未有。

  实行了增值税转型,能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短短42天,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相继登场。

  从积极的财政政策,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购房优惠到家电下乡……一揽子“扩内需、保增长”的措施立竿见影,带给广大就业者和消费者“信心”,扭转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逐步下滑的运行轨迹,在实现“保增长”的过程中,全年新增就业1100万人,“保就业”目标如期完成。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3%的水平,这远远低于欧元区9.8%和美国10%的失业率。

  中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功行动,得到了世界的肯定——2009年10月23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一年来,中国刺激方案硕果累累》的文章,文中写道: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表现出色,这些措施十分有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经济提振起来,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赢得了高分”。

  中国模式:世界关注

  “世界各国为了避免经济陷入衰退,从2008年年底开始,都纷纷采取措施提振经济,但中国的措施在各大经济体当中应该是最全面的。”——这是美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在分析“中国模式”优越性时得出的结论。他们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模式”最重要的原则是在优先推行经济改革的进程中,保留了被称为“经济稳定器”的主要银行与大型国有企业,从而使中国有能力集中力量应对困难局面。“中国模式”是实用、自由和市场竞争力的结合体。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则分析,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许多主要经济体经济均出现下滑,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发展,得益于中国改革的成功。文章还援引俄罗斯政治研究所所长谢尔盖·马尔科夫的话说,中国这个千年古国创造了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从而造福了千百万人,使他们摆脱饥饿,为他们实现自我价值提供可能。

  最新一期美国《世界周刊》刊出文章认为,中国重振经济的步骤比美国稳健有序。中国采取两面作战,一方面鼓励内需,作为经济的盾;一方面维持全球销售通道,作为经济的矛。可以说,美国正忙于内部自救,而中国则在全球补网。中国当前经济两面作战,因为实力雄厚,加上体制特点,退可守,自给自足;进可攻,布局全球——可谓游刃有余。

  德国《商报》报道说,2008年底2009年初的时候中国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但相比全球来说,中国反应最快,力度最大,现在“总的形势比原来预料的要好”,这得益于中国政府推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配合得很好,从上到下落实得很到位。

  法国一家主流报纸《回声报》在2009年年底发表题为《经济学家对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恢复信心》的文章认为,即使外展通路被保护主义斩断,中国仍有广阔内需市场潜力足以发掘,中国的土地、人口、市场规模,效益极为可观。以刺激农村经济的“家电下乡”而言,家电带来的便利、人力使用效率的提升、消费习惯的改变,都属可以预期。2009年,中国农业和制造业表现良好(见图表)。2010年中国经济仍将令世界瞩目。

    1. 李慎明:国际金融危机孕育着社会主义的复兴
    2. 牢牢把握调整中的重大机遇
    3.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货币政策选择
    4. 国际金融危机的危机和机遇
    5. 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 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6.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公共经济政策解析
    7. 国际金融危机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
    8. 深刻剖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进一步认清当代资本主义本质
    9. 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看中国的制度优势
    10. 国际金融危机中马克思主义的复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