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 专题研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发布时间: 2012-05-22    作者:马建辉    来源:光明日报 2012-05-22
  字体:(     ) 关闭窗口

   ——写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

  ●必须坚持把人民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体,牢固确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必须坚持始终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牢固确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必须坚持走大众化道路,牢固确立舍弃小我、融入大我的文艺创作观

  ●必须坚持人民性标准和艺术性标准的统一,牢固确立以人民的判断为最高裁决、以人民的选择为最高选择的文艺批评观

  毛泽东同志发表于70年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对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正确创作方向,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讲话》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第一篇经典之作,是我国现代文艺理论史上一次壮丽日出。在这一历史性文献中,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革命文学之“的”,创造性地回答了革命文艺的立场、内容、方法和批评标准等问题,为当时的革命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创了人民文艺的崭新时代。《讲话》深刻指出,“为人民”是革命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牢牢把握并遵循这一根本原则和根本方向,才能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也才能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谱写出中华文艺的恢弘篇章。

牢牢把握这一根本方向,必须坚持把人民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体,牢固确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是《讲话》的哲学基础,也是《讲话》提出的“为人民”的文艺方向的理论基石。文艺要为大众、为人民,而非为小众、为狭隘的特殊利益集团,就在于人民群众是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是生活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力量源泉。毛泽东在《讲话》中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现实生活是多层次的,只有人民群众的生活才是生活的本质层次,只有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的本质、生活的本质、时代的本质、历史的本质。文艺作品要反映社会、生活、时代、历史,就必须深深植根于广大劳动群众的广阔生活,就必须在作品中结合人民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文艺作品离开人民群众的意志、情感和愿望,就不可能正确地传达时代的要求、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发展趋势。当杰出人物或先进政党发挥其突出的历史作用时,我们不要忽视了其背后的人民大众的力量,杰出人物或先进政党只有顺应民意,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领导作用,人民群众永远是真正的英雄。在作品中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生动、鲜明、深刻地展现人民群众作为创造历史主体的形象,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对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

牢牢把握这一根本方向,必须坚持始终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牢固确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讲话》指出:“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的,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而不是只看到局部和目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例如,某种作品,只为少数人所偏爱,而为多数人所不需要,甚至对多数人有害,硬要拿来上市,拿来向群众宣传,以求其个人的或狭隘集团的功利,还要责备群众的功利主义,这就不但侮辱群众,也太无自知之明了。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要做到文艺“为人民”,必须以革命的功利主义态度对待文艺创作,即文艺家必须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使自己的作品能够真正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坚持人民立场,既表现在作家们的描写对象上的人民立场,能够把最基层的人民群众的生活作为自己文学表现的核心;还表现在创作中价值取向上的人民立场,把人民作为价值主体,把人民利益作为文学表现的根本倾向,关心群众疾苦,体察群众愿望,把握群众需求,以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与人民群众心息相通,才能做到生活到位、情感到位、作品到位,为生产出与当前时代相匹配的优秀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只有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上,牢固树立起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成为真正与人民群众利益相一致的艺术生产者,文艺家才能彻底摆脱对钱袋的依赖和个人主义思想的束缚,获得真正的创作自由。

  牢牢把握这一根本方向,必须坚持走大众化道路,牢固确立舍弃小我、融入大我的文艺创作观。《讲话》强调了文艺工作者的大众化问题,指出:“什么叫做大众化呢?就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思想感情上跟群众有隔膜,以知识分子的高高在上的姿态,看不起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的语言和生活,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大众化,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为人民而创作。在文艺创作上,牢牢把握“为人民”的根本方向,就不能仅把文艺创作看成个人的事业。先进文艺、革命文艺从来就是人民的事业,只有把创作看成是人民的事业,在创作中舍弃小我,融入大我,才能开拓出更为宽广的创作空间,才能创作出堪当时代重任、历史重责、人民重托的伟大作品。人们常说,文学是生活的反映或表现,文学来自生活。这里的生活不是仅指作家个人的小生活,更不是指作家个人的私生活。而是指人民群众的大生活,是指社会生活。文艺家个人的生活不能代替人民群众的生活,只有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才可能真正了解人民,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创作出具有充分人民性品格的文学作品来。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应只对自己的小生活有感情、有兴趣,沉溺于私人经验;而是要走出自我,培养对人民群众的大生活的感情和兴趣,摆脱私人立场的小我,确立起人民立场的大我。因为,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来自于人民的,是人民意志、人民情感、人民愿望的真切表达。

牢牢把握这一根本方向,必须坚持人民性标准和艺术性标准的统一,牢固确立以人民的判断为最高裁决、以人民的选择为最高选择的文艺批评观。《讲话》谈到“文艺服从于政治”,提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对于这里的“政治”,毛泽东特别强调,“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革命的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必须服从于政治的斗争,因为只有经过政治,阶级和群众的需要才能集中地表现出来”。可见,这个“政治”指的是人民的政治,是人民利益、人民需要、人民愿望和人民理想的集中表达和体现。所以,《讲话》中谈到的文艺的政治性、人民性和真实性是完全一致的。“不认识这一点,把无产阶级的政治和政治家庸俗化,是不对的。”同样,《讲话》中提出的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实际上也就是人民性标准、真实性标准。“文艺服从于政治”是指文艺服从于人民需要、服从于历史真实。人民既是先进文艺描写的主体,也是文艺作品的评价主体。那些流传久远的真正的文艺经典,哪一部不是人民选择的结果呢?它们无不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基础。牢牢把握“为人民”的文艺方向,必须坚持人民性标准和艺术标准的统一,必须确立起以人民的判断为最高裁决、以人民的选择为最高选择的文艺批评观。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在关注专家意见之外,更要重视群众的意见,因为他们的意见才是文艺产品的真正的试金石。

  《讲话》昭示,革命文艺实质上是人民文艺,是“为人民”的文艺,它源于人民、属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文艺是以人为本的文艺,其最宝贵的品质就是充满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保持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是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之所在,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这已为我国现当代文艺发展史所证明。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群众,只有让群众成为主体、成为主角,我们的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当一种文艺样式距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逐渐演变为精英或贵族文人闲暇时的消遣或娱乐时的点缀时,其艺术生命必然枯萎。“为人民”或人民文艺的创作方向,在今天我们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仍具有原则性和规定性,是文艺创作的根本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始终坚持这个方向,把高超艺术造诣和高尚价值追求作为人生理想,以美的力量和形式引导、教育、鼓舞人民,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纪念《讲话》的意义所在。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论十大关系》
    2. 毛泽东生前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原因
    3. 毛泽东在政治上如何要求党的高级干部
    4. 郑有贵:从《寻乌调查》探析传统乡村凑份互助文化
    5.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改革探索及其价值审视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历史贡献
    7. 毛泽东要读的最后一部书:《容斋随笔》
    8. 建国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化
    9.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初语境与当代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