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学发展之路 >> 国防军事
先进军事文化为时代放歌——党的十六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述评十九
发布时间: 2013-07-02    作者:    来源:解放军报 2012-10-26
  字体:(     ) 关闭窗口
   当秋的韵味漫透北国层林的时候,一部名叫《支部建在连上》的话剧在南国悄然上演。人们看完整场演出后,不禁被剧情深深触动,也为“支部建在连上”这个恰如其分的剧名而由衷赞叹。

这部话剧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它艺术地再现了我军延续至今的一个光荣传统,讴歌了弥足珍贵的一种制度,讲述了关于真理与信仰的动人故事。有人说,这样的作品,对今天这个时代而言,是春雨,是思想,也是力量。

10年间,先进军事文化正是以这种一往无前的精气神,在继承与发展的路途上,为时代放歌,为军队鼓劲,为中华民族构筑着精神家园。如视觉的盛宴,在中华大地上流光溢彩;像舞动的精灵,穿越了辉煌卓越的时空;似坚实的中流砥柱,在时间洗刷中巍然挺立……

坚守本色,先进军事文化始终扎根于绿色沃土

这些年来,无论文化市场怎样多元,先进军事文化始终秉承着自己的特质和本色:唱响主旋律,高扬正气歌。军事文艺工作者以特有的担当,走近官兵,拥抱生活,创作并收获了许许多多散发着泥土芳香和充满浓烈兵味的文化产品,引领着时代的主旋律。

新世纪,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三惊”系列电影——《惊涛骇浪》《惊心动魄》《惊天动地》,异军突起,以骄人的社会效益和票房成绩证明了中国军事题材电影的本色魅力。这些电影均以近年来我军参加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使命任务为背景,通过对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度细描,让崇高品格、家国情怀、英雄主义等关键词汇反复撞击观众的心灵。这些直接呈现重大历史事件、直接触摸军队灵魂的作品,能够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反复说明先进军事文化魅力的根源就在其鲜明的本色。一位电影评论员发出这样的感慨:“不管人们的口味如何变化,不管声光电的效果如何壮观,人们最终需要那些能够支撑精神世界的砥柱,近些年军事题材电影为国内电影市场注入的,就是一种强劲的、铮铮铁骨般的阳刚之气。”

本色来自于担当。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第3天,与先头部队一起进入灾区的,还有一批特殊的军人,他们是从全国各地火速赶来的军旅画家们。短短一个月,上百幅宏大作品迅速创作完成。《托起生命》《中华民族精神屹立》《英雄无名》等一批作品,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凝聚成一个个刻骨铭心的瞬间。在那个充满悲情与悲壮的日子里,人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近些年,每逢军队重大军事行动,我们总能看到军队文化工作者的身影。无论是报告文学、摄影、美术还是纪录片等等,这些来自一线的文化产品,因为目光始终凝聚在人民军队的辉煌壮举方面,每每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同样的本色魅力,还凝聚在军旅书法家这支大家云集、享誉海内外的群体身上。他们的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具有整体上的相通气质,“既深隐文人儒雅之风范,又力透英侠浩然之品性”。为什么会这样?有研究者曾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最终发现这种相通气质来自于深刻的军旅烙印。他们有的带过兵打过仗,有的长期处在军事指挥位置上,有的长期从事军队文化或科研工作。他们对军营生活充满了共通的、执著的挚爱。这种挚爱渗进了骨髓,作品自然充满了原汁原味的兵的情怀、兵的气质与风度。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实践证明,因为先进军事文化始终根植于人民军队的伟大实践,始终擎着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大旗,浓墨重彩地书写我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实践,引吭高歌那些凝聚着军魂的伟大精神,才能在各种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岿然不动,彰显出深沉而坚定的文化自信。这既是一种文化品格,也是文化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崇尚精品,先进军事文化成为全社会财富

2007年冬季,中央电视台《军事纪实》栏目中,播放了一部名为《参军光荣》的宣传片。这个当年冬季征兵的广告片,采用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经典片段,配以“不抛弃,不放弃”“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不就是希望吗”等经典台词。特别是在结尾时,宣传片打出字幕“你想成为像许三多这样的士兵吗”,随后只见许三多回眸一笑,映出“参军光荣”4个大字。当年,在被问及为什么要当兵时,不少新兵坦然回答“因为许三多”。

与《士兵突击》类似,《亮剑》《我是特种兵》等电视剧作品,一播出就牢牢锁住了观众的视线,被不少电视台反复重播。这些作品反映出的价值观念在职场、在公司企业受到追捧,人们反复研究剧中反映的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成才观念等,“亮剑精神”“不抛弃、不放弃”等一度成为社会流行词汇。

军旅电视剧在全社会激起的阵阵波澜,从一个侧面凸显出先进军事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触角,以及由这种触角带来的芬芳。这正如春天没有国界一样,先进文化润物细无声,它的影响力和穿透力往往超出创造者最初的想象。

2010年7月2日晚,备受瞩目的第14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结果揭晓。军队代表队和选手获得5金、8银、12铜和15个优秀奖,以共计40个奖项占总设奖数的55%,囊括美声组、民族组金银铜奖,夺得流行组前6个奖项中的5个,创造了军队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历史最好成绩。

军队选手获得的殊荣何止于此,当我们在“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看到列队走来的军旅作家的时候,当我们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名单上看到那一连串军队剧目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大型民族歌剧《木兰诗篇》、舞剧《红楼梦》在国外剧场获得长时间热烈掌声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的乐曲在太平洋彼岸飘扬的时候,我们就能深深体会到,先进军事文化虽然源自于军队,但它创造的先进文化成果属于我们的民族,属于我们全社会,它不仅滋养着一茬又一茬的部队官兵,而且对全民族产生着巨大精神影响,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开拓创新,先进军事文化迸发出持续活力

2009年,北京军区创作的现代京剧《红沙河》震动了国内戏剧界。这部中国近30年来第一部正面描写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京剧,题材选用的是红蓝对抗演习。创作者创造性地把管弦乐、民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恰当地揉入优美的蒙族舞蹈和带有浓郁蒙族风格的唱段,使作品既保持了京剧的本体精华,又洋溢着时尚之美。正如有观众评价的那样:“用国粹艺术表现军旅现实,《红沙河》这一步,走得很远,意义很大。”

其实,步子走得远的远不止这一部京剧。近年来,军事文化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变面貌,不断更新观念,无论是在表现形式、传播方式还是在创作风格、创作手法等方面,都让人耳目一新。

2008年,对于军事题材电影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我的长征》《八月一日》《夜袭》等3部影片销往法国,成功实现了国产主流战争大片进军海外市场零的突破。这一步来之不易,让人们看到,军队创作的军事题材电影融入到中国电影事业转型、突进的大潮流,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10年来军事题材电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注重人性的观照,在叙事模式摆脱“从A到B”的窠臼,在制作上大量运用最前沿的数字技术,在资金支持和宣传推介上走开军地联合的路子等等,每一步都让人印象深刻,每一步都让人感受到新的气息。如今,军事题材电影不仅数量逐年递增,而且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屡屡让人刮目相看,其创作观念、表现手法、运作模式等,已成为当代中国电影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如果说,专业文化团体引领了先进军事文化创新的潮流的话,那么来自于基层、来自于群众的力量则为先进军事文化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2012年7月,在庆祝建军85周年全军摄影展上,《冰山雪岭牦牛伴巡逻》《爸爸,我没哭!》等来自基层官兵的作品,以浓郁的军人情怀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博得评委们一致好评,并斩获大奖,成为这次影展的一大亮点。近些年来,随着数码技术的普及和基层文化建设的推动,使“拍客”、摄影“发烧友”“军营小记者”等活跃军营。这支队伍的加入极大地丰富了军事摄影的点和面,不断催生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断涌现新生代的摄影家,新的艺术视角、新的题材选择、新的技术元素、新的创作风格不断托举着军事摄影的艺术高度。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同志这篇词作,是我军在诞生初期荡气回肠、激情豪迈的精神写照。而今,当我们细细回味近10年来军事文化的时候,又能对这个著名的句子产生新的联想。

最美的歌声总是发自最美的心灵,最动人的歌者总是从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处走来。10年军事文化,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在我们眼前铺开。回首那一幕幕,我们的情感和触觉不觉在延伸,而指尖,仿佛已经触摸到这个时代和这支军队强劲跳动的脉搏……(栗振宇)

    1. “合和”:军事文化建设新视角
    2. 树立先进军事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3. 肩负起繁荣先进军事文化的历史责任
    4. 论道军事文化 服务强军目标
    5. 强化军事文化研究的时代担当
    6. 以先进军事文化助推强军目标实现
    7. 用中国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助力强军实践
    8. 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威力
    9. 用文化砥砺锋利的刀刃
    10. 标准化的军事文化价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