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视阈转换与阐释空间
发布时间: 2011-07-18    作者:赵义良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06-16
  字体:(     ) 关闭窗口

  自中共中央2006年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和要求以来,国内学界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理论内涵、实践路径、研究方法等问题展开了系统讨论,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这当中体现出来最大的亮点就是其研究视阈的转换,对其深入的研究,必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拓展新的问题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视阈转换的主要表现

  第一,从道德规范到文化崛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不仅具有道德规范的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增强国际交往的文化软实力等重大问题,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核心与动力。

  第二,从体系诠释到价值提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价值导向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凝聚作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动力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规范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学界在此基础上力图提炼出更为深刻和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范畴,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作为价值内核,来凝神聚力、引领发展。

  第三,从创新文化传承到回应现实问题。以文化传承创新为核心的研究范式,即研究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对中国传统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依然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在新的历史时期,紧密结合当前改革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并以之引领社会思潮,逐渐成为学界共识。

  第四,从价值论分析到多维度综合研究。价值论视角对于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功能、结构、评价和实现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学者们并没有简单局限于此,而是从多个视角共同推进,开展综合研究。如立足社会学视角,借助社会互构论等理论,突出社会福利、组织结构、制度以及社区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立足政治哲学视角,对西方民族主义、共和主义等概念及其中国境遇进行历史考察和批判分析,对于预防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可能跌入意识形态陷阱,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亟待解决的问题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问题的存在。据2010年《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被公众视为未来十年中国将遇到的重大挑战之一。公众的担忧折射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仍然是一项“未竟的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还有很多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是就价值关系的主体而言,要正视人民主体的利益需求,正确处理社会利益冲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是人民,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决定着价值建设的内容和方向。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进入“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并存的阶段。体制转换、结构调整、社会变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每一个个体的利益追求和价值判断。通过社会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社会管理,将社会利益冲突纳入到社会发展的良性秩序中,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利益共享促进价值共识,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路径。

  二是就价值关系的客体而言,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规范性价值与超越性价值的关系。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只有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价值批判与文化超越的双重功能,重塑社会理想,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够充分发挥其文化整合和价值引领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不仅要以现实为背景,重建道德规范体系,对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和社会公平正义原则进行批判性澄清,以赢得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信任,而且必须重构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文化意识的人格理想和社会范型,承担起在人格塑造、底线伦理、社会理想、终极关怀等维度上建设新型社会与新型人格的任务。

  三是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而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为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传统中,而且植根于当代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要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及其与中国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而且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为主线,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取得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

  四是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西方思潮的关系而言,注意对各种思潮的历史背景、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进行批判性分析。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仅要注意到,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等社会思潮在社会发展方式和社会理想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而且要警惕诸如价值普遍主义及其“普世价值”、价值历史主义及其价值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及其“古典教育”等西方文化思潮,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的更加隐蔽的破坏性。

  五是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人类文明成果的关系而言,要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批判吸收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共识。对于带有政治霸权阴谋的“普世价值论”当然要予以坚决批判,但这并不等于封闭保守。对于世界各国在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和价值共识,要注意了解、吸纳和提升,以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空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既要具有中国特色,又要注意传承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共识,以实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本文系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资助(10JDJNJD012)部分成果)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历史进程及其经验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3. 韩 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论略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分析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凸显中国特色
    6.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文化
    7.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8. 以马克思主义统领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9. 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
    1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意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