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孤独的境界
发布时间: 2011-04-06    作者:朱航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03-08
  字体:(     ) 关闭窗口

  编者按:孤独是一种自在的状态,它超越了现实。在别人看来的“高处不胜寒”实际上饱含着另一种冲动、自信与关怀。如同罗丹、尼采、茨威格、鲁迅,他们孤独但不封闭,他们永远横亘在历史、未来的血脉相连中。

  钱锺书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时,烧过水、搓过麻绳、收发过报纸,也打扫过厕所。一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的同事回忆说,每每见到钱锺书不是用拖把拖地,就是一手拿着刷子,一手拿着“来苏儿”,在洗刷便池;一见到有人来上厕所,他就点点头,轻声说:“已经洗干净了,进去吧。”然后就又轻轻地退出去了。他这样描述钱锺书,“两鬓苍苍十指黑”,时值冬日,天气寒冷,手指已经开裂,还贴着不少胶布,让人看着心疼。后来,钱锺书因为病休,提前回到北京,但原来的居所因为被“掺沙子”,已经住进了一对不好相处一的“恶邻”,无奈之下,他只能和杨绛搬到单位的办公室里,“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在单位搂头的一个小房间里住下,而《管锥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诞生的。

  钱锺书知识渊博,记忆力强,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现代学者,这样有造诣的学术大师,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总让笔者感到一些悲哀,但钱锺书毕竟还是安全度过了那个荒诞的时代。有时我也会感慨“文革”结束的迅急,如果再延续数年的暴烈,不知道钱锺书还能否坚持到最后?由此,笔者想起了德国哲学家本雅明,这位对于书籍同样痴迷的学者,有一个未曾完成的心愿,就是用引文写成一本巨著,这有些类似于钱锺书的《管锥编》,但在1940年,作为犹太人的本雅明在逃亡到西班牙边境时,终于无法忍受因为黑暗所带来的精神折磨,被迫自杀。

  “文革”后的钱锺书闭门谢客,读书自娱,仿佛一个隐士一般,尽管他的声名在太平的日子里日益盛隆。而对于刚刚过往的那段岁月,他也很少表达自己的态度,也似乎只是甘于做一个纯粹的、默存的学者。不过,他对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倡导开发和使用计算机充满了热忱,不但主动担任顾问,而且还出资扶持,后来又提议组织中文电脑研讨会,并建议设立“仓颉奖”以鼓励在中文电脑研究上的努力,尽管因故未成,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他的眼光可谓十分超前。而在湖南出版家钟叔河组织出版《走向世界丛书》时,他读后托人会见,对于已出版的部分著述提出了读后意见,而且主动为钟叔河的著作写了序言。这两件事情,都并非钱锺书的专业范畴,但他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钱锺书诞辰一百周年时,由他生前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编选了一册《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其中收录了不少同事与朋友的回忆与研究文章,包含有许多关于钱锺书鲜为人知的片段和记忆,笔者上面所提到的往事均来自于这本书。钱锺书生前所在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其友朋所撰写的文章回忆他们眼中的钱锺书,为历史留下了真实又生动的注脚,如朱虹的《两位文化巨人的相会》、高莽的《怀念钱锺书老先生》、董衡巽的《钱锺书先生谈美国文学》、叶廷芳的《钱锺书先生的学者人格》、黄宝生的《温暖的回忆》、张佩芬的《“偶然欲作最能工”》、黄梅的《和钱锺书先生做邻居》、薛鸿时的《我所认识的钱锺书先生》等;也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作家协会、中华书局等单位从事文学研究和编辑出版的朋友的回忆文章,如王水照的《钱先生的两篇审稿意见》、许渊冲的《忆锺书师》、吴泰昌的《深切怀念钱锺书先生》、刘世德的《回忆》、何西来的《追念钱锺书先生》、刘士杰的《与大师相处的岁月》、陈骏涛的《特殊年代里的几封信》、胡小伟的《钱锤书与电脑时代》、钱碧湘的《天降难得之才 惟恒持者大成》、马靖云的《欣然于无名劳动》,等等。

  《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为读者提供了许多难得一见的史料。其中引言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丁伟志撰写的“编者的话”——《向钱锺书先生学习》,其他共分四辑,第一辑为关于钱锺书的总论,第二辑为生前的同事和朋友对于钱锺书的回忆,第三辑为晚辈亲友的回忆,第四辑为关于钱锺书文论具体研究的代表性新论,上面所论述的篇目多出自第二辑。对于钱锺书的学术研究的论述,这册文集中具有代表性的则是与钱锺书有忘年之交的陆文虎所写的纪念文章《对钱锺书学术境界的一种理解》,其认为钱锺书的学术境界是一种精神的孤独,而编选者也特意将此篇文章设为首篇,很能代表对于钱锺书学术研究境界的最新也最恰切的一种理解。

  陆文虎在这篇文章中细细论述了钱锺书在人与文中的孤独因子,为此他还特意阐述了孤独对于古今学者的重要意义:“孤独使他们深刻,孤独使他们专注,孤独使他们有创造,也正是孤独成就了他们。”在陆文虎看来,钱锺书之所以能够在学问上成就会当凌绝顶的境界,正是因为这种孤独的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因此他总结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也是对于后来的学术研究者们的一种期待与希望:“钱锺书先生不是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只是一个孤独的学者,他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中对于人生世事有难能可贵的深切关怀,表达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鲜明态度。他知道自己毕竟是学者,因此,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自己的专业中,从来没有动摇过。钱锺书孤独的境界,我们可能永远都达不到,但他的学术精神和人生态度,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习。”

  “高处不胜寒”,这是陆文虎这篇关于钱锺书学术境界的精密论述。笔者不甚赞同文末所提到的一个观点,陆文虎针对今日不少学者为了博取世俗的名利,而放弃学术专长,在公共事务上浪费光阴。我承认现在的学者固然应该“脚踏实地和专注于自己的学术领域”,但对于自己所熟知领域的公共事务,不能也不应放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言说的义务,因为并非纯粹的学者就拥有孤独的境界,真正的孤独者是对整个外界事物所保持的一种爱的关怀,不但是他所关注的学术范畴,更有所有与这范畴相关的一切领域,真正孤独的学术境界应该有一种炽热的关怀与爱存在,而不是封闭的自我系统。

    1. 我与钱锺书先生交往二三事
    2. 在“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3. 追念钱锺书先生
    4. 钱锺书为胡乔木改诗
    5. 钱之俊:编辑钱锺书
    6. 两位文化巨人的相会
    7. 杨绛的魅力
    8. 钱锺书两评周作人
    9. 幽默散文的背景与现状
    10. 《邓小平文集(1949-1974)》、《邓小平传(1904-1974)》出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