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动态 >> 近期关注
中国信用评级机构何以突围
发布时间: 2010-07-12    作者: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2010-07-12
  字体:(     ) 关闭窗口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建中在焦急地等待着——美国监管机构“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资质审批下一个节点的到来。

  这是他努力进入美国市场的第三个年头。

  对关建中而言,美国评级市场准入政策存在一扇“玻璃门”。美国方面给他的理由是:“大公国际在美国没有办公室和客户,无法确定美国的法律框架能否适用于大公国际。”

  “半年前,我们完成了对50个国家的主权债务评级报告。我们对他们的评级,没有他们自己的评级机构给的那么高。”在6月26日举行的“中国信用评级高峰论坛”会后,关建中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说,“时机成熟我们就对外发布,可能是下个月。”

  这是对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公开叫板。

  中国评级行业还只是口诛笔伐,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则已付诸行动。抵制现行不公正的国际评级体系正在成为一种潮流。

  2009年4月,欧盟提出信用评级机构今后要在欧盟市场上开展业务须统一登记注册,并提高评估透明度。今年4月底,欧盟宣布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俄罗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已经或正在制定更为严厉的评级监管法规,着手扶持保护本国评级机构发展。

  金融利器

  来自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信用评级与国家金融安全”课题组组长吴红认为:三大评级机构在主权信用评级和跨国企业评级中不是或不完全是从正确揭示信用风险的角度评价他国的国家、地区和企业信用风险,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通过金融手段攫取他国利益,保护美国国家利益和美国投资人利益的工具。

  该课题组提交的报告说:2003年底,正值我国银行业谋求海外上市之际,美国标准普尔置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外汇储备稳定增加于不顾,宣布维持其10年来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BBB级(“适宜投资”的最低),还将中国13家商业银行的信用级别都评为不具备投资价值的“垃圾等级”。

  但是同时美国评级机构又高调肯定境外投资者参股中国银行,“使外资在与中国商业银行谈判时极力地压低价格,为国际垄断资本攫取我国的国有资产大开方便之门”。

  仅2006年,境外投资者在工、建、中、交等国有银行身上就赚了7500亿元,加上从其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得到的利润,外资从中国银行业赚取的利润超过1万亿元。

  课题组报告还引述世界银行在2007年5月30日公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的结论作为说明:中国银行股被贱卖,问题并不在IPO环节,而是在此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定价上。“较低的入股价格使得境外战略投资者们在中国金融股身上享受着暴利。”

  比如,2005年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的公开发行价格是每股2.35港元,而此前出售给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的价格仅为每股1.19元。

  信用评级长期处于较低级别,导致中国政府、企业海外融资成本大增。而美国则长期拥有最高信用等级,由此每年可以帮助其少支付数千亿美元的债务利息。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债务国,仅美国国债就达12万亿美元,其中外国政府持有量就超过3万亿美元,再加上个人和企业投资者的购买量,专家估计外国资金购买美国国债量接近50%。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副所长向松祚认为,正是由于庞大的国债市场让美国可以处变不惊,而根本原因就是外国人乐意为美国人融资。

    1. 四大关键词折射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与挑战
    2. 环境评级为何先“绿”后“红”
    3. 别让信用建设“短板”制约债市发展
    4. 拿什么信你那些信用评级机构?
    5. 评级垄断:全球经济格局重建最大障碍
    6. 美主权信用评级遭降,世界经济何去何从
    7. 谁来掌控中国的信用评级?
    8. 银行业亟需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9. 朱光耀:信用评级的基础是公信力 不能意识形态化
    10. 刘俏:地方政府严重企业化导致地方债风险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