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理论—过渡(不上传文档)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概论逻辑体系建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 2015-11-18    作者:张艳国等    来源:学术研究 2015-04-15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理论学科建设是从史学概论教材编写起步的。在短短的10年间,出版并被相关高校确定为历史学本科生甚至延伸为研究生教学指定参考书的"史学概论",计有11本之多。我们将这11本史学概论著作的逻辑结构,依次概括为综合模式、理论与方法模式、认识论模式、史学理论模式和史学学模式,由此建立一个学术坐标,并进行差异性比较。学术史的永恒规律是:差异即个性,个性即特色,特色即学术生命力。因此,比较它们在史学概论建构中逻辑体系的差异,既有利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起步阶段的时代特点、时代精神,又有利于科学总结处于学术繁荣时期的史学概论体系建构经验,规避其时代性、主体性失误,继续把中国特色的史学概论体系建构工作推向前进。 

  全文见附件

  1.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概论逻辑体系建构比较研究_张艳国.pdf
  1. 论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理论学科的定位问题
  2. 试论史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建设
  3. 新时期史学理论进展的两点思考
  4. 史学理论研究
  5. 史学批评怎样促进史学发展
  6. 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25年反省与进路
  7. 首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8.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综述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代中国史学理论的新发展
  10. 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史研究方法的探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