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科建设 >> 国史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综述
发布时间: 2013-04-18    作者:宋月红;王爱云    来源:国史网 2013-04-18
  字体:(     ) 关闭窗口

  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和建设,

  促进中国史学繁荣发展

  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

  正当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和建设迎来一次面向全国的学术盛会。413-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唯物史观与新中国史学发展”的首届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论坛主席、原副院长朱佳木致开幕词,中国历史学会会长张海鹏主持了开幕式,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于沛作了学术总结。会议期间,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求是》杂志社,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几十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各史学研究所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哲学和中国史、世界史、史学理论、考古学等学科领域,回顾和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深入研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及其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丰富和发展,共同谋划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繁荣和发展的大计。

  李慎明在主旨发言中指出,目前全党和全国上下都在研讨“中国梦”,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对“中国梦”的科学规划与确保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说,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社会科学的最大成果。我们研究历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有掌握真理,运用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史学研究才能少走弯路、认清历史、指导实践、顺应历史潮流,由必然王国变为自由王国,从而最终实现全人类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指出,历史研究工作者应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密切关注现实,将历史研究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就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及其史学理论,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研究的发展和深入。

  朱佳木在致辞中指出,史学理论包括历史观,也包括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论;凡是有影响的史学家,几乎都是对史学理论有过重要贡献的人;史学发展在任何时候,也离不开史学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是唯物史观与史学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也是史学理论工作者进行研究的对象。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和深厚史学理论积淀的国家,但直到唯物史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入,并为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和侯外庐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掌握和运用后,史学研究才得到了“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的指导,才能在“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才逐渐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的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今天的历史使命,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光荣传统,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理直气壮地回应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学术思潮对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攻击,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组织和壮大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队伍。

  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唯物史观与中外历史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唯物史观与中外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史学思想与方法、唯物史观与专门史、唯物史观与国史、唯物史观与史学史和史学方法论、唯物史观与当代中外著名历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等。大家普遍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成就。(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队伍已经形成,并在研究实践中逐步成长,特别是一些中青年学者成为研究队伍的主要力量,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后继有人,保证其持续发展,并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美好前景。(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视野不断扩大,新的选题不断增加。一些老问题的提出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一些新问题的提出,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历史科学协调发展,它作为当代中国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中国历史科学的进步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努力做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论从史出,有的放矢,因此有较强的说服力。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研究水平在总体上有所提高。那种从概念到概念,空泛、空洞、公式化的理论研究正被人们所摒弃。

  同时,与会专家学者强调,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既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任务。当前,唯物史观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被误解或歪曲,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造成较严重的混乱,澄清这些混乱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其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上出现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并在中国国内思想界有所反映,历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错误倾向;在今天中国的学术界,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的理论建设,存在着不加分析的彻底否定的倾向;认为计划经济带给它的封闭性、统一性、集体性、被动性等特点之外,还带有那个时代政治、社会、思想的烙印,从而含有盲目、迷信、僵化、屈从、专制、虚伪等成分。再次,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大量著述介绍到国内来,一些重要的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史学流派,史学思潮、重要代表人物,以及一些有影响的西方史学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大量介绍到国内来。西方史学引进规模之大,内容之多,范围之广,是近代中国开始接触“西学”所从来不曾有过的。这其中既有可借鉴的有益内容,但也难免鱼目混珠、泥沙俱下。有些人不加分析地将西方史学理论奉为至宝,盲目崇拜,甚至视为指导思想。在史学界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外国历史学理论思潮大量涌入国内,但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致使一些人误认为这些理论是可以代替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最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发展和科技革命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提出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需要回答,唯物史观需要面对现实,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范畴,关注新的增长点,而不是固步自封,使其能及时地回应社会的呼唤,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如何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有学者认为,要继承弘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秀传统,以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榜样,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优秀传统发扬光大。当前,应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的坚实基础上。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精神上缺钙、有“软骨病”,是不可能搞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共产主义理想与其他抽象理想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空想,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的,符合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具有历史的、客观的必然性。同时,努力在学术上精益求精,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科学水平,不是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社会内容与科学性对立起来,而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还有学者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经典作家思想形成的根据及其深刻性,才能有效地学习他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才能“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歧途”。还有学者强调,中国史学工作者一定要注重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以便明确治史方向,严肃治史宗旨,宏观把握研究对象的性质、地位与作用,更多地从宏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科学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

  据悉,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的宗旨是,坚持和发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史学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其基本任务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出版论文集和以书代刊的论丛等方式,增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界的合作与交流,扩大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史学界的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队伍的成长。(宋月红、王爱云执笔)

  

    1. 储著武 边钰:改革开放40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历程与经验
    2.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
    3. 孙钦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
    4. 毛泽东社会主义改革观及其当代价值
    5. 钟瑛: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及其中国化新发展
    6.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7. 论改革开放新时期史学理论学科的定位问题
    8. 试论史学理论学术体系的建设
    9. 新时期史学理论进展的两点思考
    10. 史学理论研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