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在北京的进展
1977年底,布热津斯基表示,他愿意前往中国。在他做出这一表示几周之后,卡特就让他和中国驻华盛顿的官员接触。卡特早就想推进两国关系正常化,《巴拿马运河条约》通过后便有了机会。卡特曾对国会的最高领导人表示要推进美中关系正常化,然而,尽管国会领导人私下赞同这一总体方向,但正像一位国会议员所说,如果此事公开,他们不得不表示反对。卡特意识到,如果国会中亲台议员知道正常化谈判进展的情况,他们就会立刻采取行动使谈判中止。[22]1978年初,美中关系正常化谈判的主导权从万斯和国务院转到了布热津斯基手上。对这一问题的所有讨论仅限于白宫少数几个人,他们与身在北京的伍德科克和他的副手芮效俭直接进行联系。驻华盛顿的中国官员意识到,布热津斯基比万斯更担心苏联的扩张,于是对此迅速做出反应,邓小平则立刻表示说,欢迎布热津斯基访问北京。[23]
1978年3月,《巴拿马运河条约》刚刚签订,卡特就乐观地认为,同年11月初国会选举之后,在和苏联签订《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和与中国关系正常化这两个问题上,他都能够得到国会的支持。为了做好准备,卡特准备派布热津斯基前往北京,就推进美中关系正常化问题举行进一步谈判。邓小平很高兴地同意了这一时间安排。
1978年的美国国会充斥着冷战和反共氛围,由于接纳了台湾的资金资助,国会中亲台派不愿意放弃台湾。卡特和他的助手们知道,国会中支持台湾当局的人很容易使美中关系正常化谈判中止,所以只能秘密展开谈判,直至达成国会无法中止的协议。为了防止泄密,布热津斯基和中国问题专家迈克尔·奥克森伯格直接与伍德科克进行联系,而没有通报国务院。
布热津斯基也知道,邓小平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不可能动摇,所以通报卡特说,美国只能让步,其他问题可以谈判。布热津斯基建议,美国可以发表自己的声明,强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而中国同意不公开发表意见反对它。[24]
为了准备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5月20日晚,布热津斯基飞抵北京。第二天,布热津斯基会见黄华。他与黄华讨论了全球趋势,强调美国与中国有着长期共同利益和战略目标,这其中还包括共同面临的威胁。黄华说,两个霸权国家是世界不稳定的主要根源,而美国处于守势,对苏联扩张主义反应软弱。布热津斯基还谈到了美国为遏制苏联扩张所采取的行动。但他没有谈及美中关系正常化的细节,想留待与邓小平进行讨论。他说,卡特授权他告诉中方,美国接受中国为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在台湾问题上提出的三个条件,但美国保留要求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权利。[25]
5月21日下午,邓小平会见布热津斯基,甚至晚饭时他们还在继续讨论。布热津斯基后来写道:“邓立刻把我吸引住了。他富有才华、机智、理解力强、相当幽默,强硬而直率……他的目的感和干劲使我印象深刻。……邓说:‘毛主席是个军人,周恩来也是军人,我也一样。’”布热津斯基对于这次会见非常兴奋,以至于当他5月26日向卡特汇报后,卡特在日记中写道:“兹比格纽……被中国人折服了,我告诉他,他被诱惑了。”[26]
在开始与布热津斯基讨论两国关系正常化问题时,邓小平说:“问题就是下决心。如果卡特总统下了这个决心,事情就好办。”[27]在解释了卡特推进正常化的决心以后,布热津斯基建议两国6月开始进行关于正常化的秘密谈判。邓小平重申了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三个条件。布热津斯基告诉邓小平,美国准备发表一个声明,表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很重要。邓小平说,中国不反对这样的声明,但“我们不同意把它作为条件。台湾是中国人的事,这是一个基本的主权问题。”[28]
邓小平想用激将法促使美国对苏联采取更强硬态度。他说:“可能你们怕冒犯苏联,是吗?”邓小平强调美苏《限制战略武器条约》的不利之处,他说:“不管你们什么时候和苏联达成协议,都是美国取悦苏联的结果。”布热津斯基并不同意这一说法,他告诉邓小平,美国将对苏联采取强硬措施。
邓小平说,中美之间有很多领域可以合作。他强调说,中国需要获得更多的技术,暗示希望访问美国。邓小平还对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分别于3月和5月初两次访问莫斯科以加强苏越两国军事合作感到忧虑。布热津斯基的结论是,邓小平在促进两国关系进展方面有一种紧迫感。为了表示对快速推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有信心,布热津斯基邀请邓小平到华盛顿访问时到他家中做客,邓小平愉快接受了。[29]事实上,1979年1月28日抵达美国当天,邓小平就参加了在布热津斯基家里举行的一个小型的非正式宴会。
在回国途中,布热津斯基在日本停留了几天,由于认识到日本作为盟国和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的重要性,且为避免造成尼克松访华没有通知日本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遂向日方通报了美方关于促进美中关系正常化的计划。而日本同时也认识到日中关系正常化所带来的商业潜力,接受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努力,不久便与中国签署了协议。
布热津斯基返回华盛顿之后,卡特赞扬其出访非常成功。不久,当美国要求中国停止不断公开批评美国时,中国方面立刻表示同意。双方准备开始正式谈判。
在与布热津斯基会谈的第二天,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代表团时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中国欢迎与美国进行贸易和技术交流,但会优先对待那些与中国有正常外交关系的国家。[30]
6月2日,黄华告诉万斯,如果想让邓小平访问美国,他们必须更加努力工作。黄华还批评美国继续对苏联采取绥靖政策。8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奥地利代表团时说,中国会给予那些与中国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优惠待遇。[31]16日,中国驻华盛顿联络处主任柴泽民告诉理查德·霍尔布鲁克说,两国关系正常化越快越好。9月27日,柴泽民再一次对布热津斯基说,正常化谈判的步伐迈得太慢。[32]迈克尔·奥克森伯格在引述邓小平谈到与日本签订和平友好条约时说,与日本的条约“一秒钟”就签了,实现与美国正常关系化也只需要“两秒钟”。卡特向邓小平明确传达信息:一旦达成正常化协议,他将很快实施。[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