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史 >> 社会保障史
改革开放40年:全球贫困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实践
发布时间: 2018-12-26    作者:王小林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18-05-01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中形成了贫困治理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1)贫困的多维度定义;(2)设置跨部门的减贫机构;(3)政府主导的循序渐进的国家减贫战略;(4)实施利贫性增长、包容性发展和多维度扶贫相结合的减贫政策体系;(5)建立扶贫责任分级负责和精确识别瞄准、评估、考核、问责机制;(6)坚持自力更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治理。2020年后,中国将进入缓解相对贫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40年来形成的贫困治理框架中的许多理念和方法仍应坚持,但需要根据贫困的相对性等特征进行调整和完善。中国贫困治理的经验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在处理全球发展事务中的"软实力"。

  全文见附件

  1. 改革开放40年_全球贫困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实践_王小林.pdf
  1. 王蕾:中国脱贫攻坚的路径选择及其重要内涵
  2. 海外视域下的中国贫困治理研究
  3. 健康扶贫政策的历史变迁及演进逻辑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经济发展与反贫之路
  5. 论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及其意义
  6. 20世纪80年代“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兴起及其影响
  7. 20世纪80年代上海青年服务队再研究
  8. 王瑞芳:从水土流失治理到生态文明建设
  9. “外汇券”与中国的外汇管理工作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市场化与法治化互动的生成逻辑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