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金融决策的国内外背景:国际金融形势动荡与中国对外经贸交往扩大
1944年7月的《布雷顿森林协定》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它虽然损害了一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但对战后经济的稳定和贸易的迅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战后经济复兴的完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取消了外汇管制,实行多边支付,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各国利率水平的差异使私人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为套汇套利而大规模流动,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各国政府之间为争夺黄金储备、限制资本流动而展开的“货币战”,并最终导致以固定汇率制度为核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受此影响,国际货币关系动荡,汇率波动剧烈,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现象严重,改革世界货币体系成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问题。70年代,由于庞大的军费开支和越南战争的消耗,美国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不断减少,美元不断贬值,再也无法同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这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972年2月,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双方同意为逐步发展两国间的贸易提供便利。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而在此之前,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大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打破了国际敌对势力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政治封锁。中国国内在林彪事件以后,开始批判和纠正“文革”部分的“左”倾错误。
国内形势和中外关系的变化,使对外工作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西方国家发展贸易往来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发展的势头很快。
陈云长期主持全国的经济工作,对发展对外贸易一直十分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初,陈云就指出:“人民政府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愿与各国政府及人民恢复和发展通商关系。”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为缓解粮食紧张局面,陈云提出并亲自抓进口粮食的工作。为了提高进口粮食和机器设备的外汇支付能力,他又提出建立出口商品基地,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争取多出口创汇。“文革”中,陈云受到冲击,被下放到江西的一个工厂“蹲点”。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利用一切时间抓紧学习。他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并密切关注着国际形势。这可以从陈云在给女儿的信和陈云女儿的回忆中得到印证。1970年12月14日,陈云在给女儿陈伟华的信中说:“订一份《参考消息》。这可以知道世界大势。不知世界革命的大事件,无法增加革命知识的。”陈云对世界形势的密切关注,为他以后协助周恩来抓外贸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72年中期陈云复出后,参加以周恩来为组长的国务院业务组,协助周恩来处理经济特别是外贸方面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并受周恩来委托研究当时有着迫切意义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发展对外贸易问题。
从1972年起,我国的外贸、金融及与之有关的其他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个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引进技术设备、开展经济交流的第二次高潮,也是打破“文革”时期经济贸易领域封锁局面的一个重大步骤。1972年1月,根据周恩来指示,李先念听取了余秋里召集国家计委及有关部委负责人研究经济问题后的汇报,决定抓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急于出口的有利时机,针对国内需要,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在1972年引进一系列项目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对前一阶段和今后的对外引进项目作出总结和统一规划。报告建议,利用西方处于经济危机,引进设备对我有利的时机,在今后三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和单机。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设备、4套大化纤设备、3套石油化工设备、1个烷基苯工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武钢1.7米轧机,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气轮机工厂等项目。这个方案被通称为“四三方案”。“四三方案”的批准实施,带动了对外引进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三方案”引进工作的对象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公司,交易是通过市场进行的,结算方式除单机按现汇支付外,成套设备项目大部分采用延期付款方式。这些在当时都缺乏经验。为此,陈云亲自对进出口贸易进行调查,及时提出并开展对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价格和货币金融等问题的研究。
“文革”后期,在周恩来、陈云等人的领导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1973年到1974年,我国的外贸出口创汇工作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1973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09.76亿美元,是1970年的2.4倍;1974年更达到145.7亿美元,是1970年的3.2倍。1973年全国出口创汇总额达到58.2亿美元,是1970年的2.58倍;1974年更达到69.5亿美元,是1970年的3.07倍。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对汇率等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便越来越敏感。1973年5月5日,陈云同外贸部副部长周化民等谈话时说:“资本主义市场价格变化和过去上海交易所一样很灵敏。我们今年商品进出口如果按80亿美元算,在价格上如果差1%,一年就要差8000万美金。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