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区域经济史
产业转移,让区域发展更协调
发布时间: 2010-11-22    作者:刘裕国 李刚    来源:人民日报 2010-11-22
  字体:(     ) 关闭窗口

——广东佛山、四川遂宁调查

   “十一五”期间,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前所未有,各地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与实施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也前所未有。特别是随着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东部地区的发展支撑带布局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不断涌现,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日趋清晰,沿海与内地竞相奋进、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日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今后五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着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为此,“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区域发展上将坚持“抓两头、带中间”这个基本路径,一方面继续鼓励和支持条件较好地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另一方面继续着力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在发展中面临的特殊困难,进一步完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新光源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工作,一盏盏节能灯在流水线上输送。这是记者日前在位于四川省遂宁市经济开发区的四川雪莱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景象。

  雪莱特公司的“娘家”,其实在千里之外的广东省佛山市。雪莱特公司,正见证着我国产业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进程。

  近5年来,四川省遂宁市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大力招商引资,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06年,遂宁市地区生产总值240.88亿元,到2009年增长到411.84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350.29亿元,“十一五”期间有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

  相比处于工业化初期的遂宁,地处珠三角腹地的佛山市“十一五”期间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3024.5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4814.5亿元。

    1. 中西部地区如何迎接产业转移的新机遇
    2. 为“皖江”腾飞点燃“助推器”
    3. 对扩大开放吸收外资30年的思考
    4. 中国的民营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