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区域经济史
为“皖江”腾飞点燃“助推器”
发布时间: 2010-03-11    作者:刘杰 何聪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3-11
  字体:(     ) 关闭窗口

图为芜湖滨江公园。芜宣摄

   ·阅读提示·

  首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2010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区域发展规划。《规划》的颁布实施,鼓舞着正在抢抓机遇、奋力崛起的安徽人民。  

  驱车皖江两岸,一个个火热的建设场景扑面而来,一个个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实践正在安徽大地、皖江两岸生动演绎,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号角在长江两岸已经吹响。首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是2010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区域发展规划。《规划》的颁布实施,鼓舞着正在抢抓机遇、奋力崛起的安徽人民。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2月2日上午,安徽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排出时间表,绘就新蓝图。今年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计划到2013年,示范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品牌基本确立,初步形成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到2015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皖江城市带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5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到2020年,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人民生活富裕,与长三角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城市带。

    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2. 产业转移,让区域发展更协调
    3. 中西部地区如何迎接产业转移的新机遇
    4. 对扩大开放吸收外资30年的思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