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城乡建设史
西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 2010-02-09    作者:叶文辉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2-09
  字体:(     ) 关闭窗口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这为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指出了操作的方向。推进农民广泛平等地享用公共产品,是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差距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民“私人产品”而言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用于满足农村公共需要的产品。根据在消费过程中的不同性质,又可区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已构成了私人产品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其供给水平及获得的难易程度决定着私人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影响农民增收减负,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会恶化农村的发展环境,导致农业竞争力下降,使农村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能力。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农村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处于“温饱有余、富裕不足”的状态,城市化的发展并不能消除大量的村庄,农村仍是农民生产、生活、娱乐的空间。因此,推进农民广泛平等地享用公共产品,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1、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举措。改革和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逐步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向“三农”倾斜,有利于激活农村市场,拉动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农村公共产品体系建设中,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来制定规划,按轻重缓急,从教育、卫生、环境等纯公共产品和部分需要较高投入的准公共产品着手,由国家先行投入,注重造血功能的培育,培养自我发展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生产环境,为私人投资建立平台,实现农村与城市之间劳动力、资本、科技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

  2、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是政府的天职,享用公共产品是农民的权利。首先,公共产品的整体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向整个社会(包括农村)提供公共产品是符合公共产品供给的客观规律的,同时也消除了对农村和农民的“歧视性”。其次,对长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牺牲的农民,政府有责任让农民休养生息,提供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现代政府的核心职能是为民众和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这是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本质规定,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轨进程对政府转型的基本要求。

  3、公共产品的享用会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降低农业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和市场化,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政府履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服务职能,把农民从自我供给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就会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将更多资源用于高收入的投资,由此产生收入效应、消费效应和就业效应,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这也是基于取消农业税后农民显性负担下降,但与公共产品供给有关的隐性负担攀升的现实所进行的选择。

  4、农业除了提供食品等商品产出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与农村环境、农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农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农业文化遗传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环境与社会功能。良好的公共产品供给能使农村在发展的同时仍保持田园风光,建设自然人文环境令人耳目一新的良好生态型社会,建设社会和谐、生态和谐的农村。 

    1. 改革开放以来扶贫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其创新
    2. “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收入政策的调整及启示
    3. 国办关于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
    4. 从新世纪七个中央一号文件看“三农”发展
    5.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诞生记:承载亿万农民新期待
    6.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三农"投入步入机制化新时代
    7. 21世纪以来中国三农政策走向研究
    8.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发展农业规模经营要“适度”
    9. “三农”与“三牧”政策对比: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分析
    10. 新农村建设与村级复合治理模式构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