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城乡建设史
对我国农村建设带头人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 2010-01-29    作者:郭晓平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01-29
  字体:(     ) 关闭窗口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的重大使命。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在半个多世纪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重大决策。作为农村领袖人物。农村建设带头人在实现这一重大使命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和研究农村建设带头人,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河南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无论是农业人口还是粮食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在新农村建设中,河南省涌现出一大批“讲政治、懂经济、善经营、乐奉献,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积极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的优秀带头人,为“中国粮仓”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贡献。研究历史视角下的农村建设带头人,以河南省为例,可见一斑。

一、“三农”特点与带头人的历史依存

中国的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需要带头人,是由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多重因素所决定的。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的几乎所有特点,都构建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只要拥有土地,农民就可能实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是一种封闭的经济模式,地域意识强烈,排斥外界影响;家庭观念浓重,族群间交流很少。然而,也正因为这种生态经济的状况和传统,每当社会变革和处在转型时期,松散的农民群体就失去了信心,以至惘然无措。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

20世纪中叶,这种状况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解放区开始改变。究其原因。毛泽东认为:“是把群众组织起来的结果”。他把陕甘宁边区的劳动模范和模范生产工作者称为“人们的领袖”,希望他们去“领导人民。领导群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急速发展和变革的状态中,农村首当其冲。“人们的领袖”也随着时代的需要而生成。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农民的特点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中国农业大致经历了由个体经营到集体经营,再由集体经营到家庭经营的曲折历程。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以个体经营为主的模式,仍在呈现着发展变化的态势。如果将现代中国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就会发现,60年的变迁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民的特点,而是将农民在一定状态下的特点集中表现了出来。这是一段频繁变革和不断转型的时代,由众多农民个体组合的群体,需要表达自己意志和体现自己利益的领袖人物。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由于农民所处的社会结构、经济体制以及自身的经济权利,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相比,呈现为多重的矛盾结合体,因而其阶段性特点也更为突出。

()由于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农民是集体经济的体现者,是社会主义的集体农民;又由于个体的经营方式和部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农民在经济上成为私有者。中国农民还保留着两重性的历史痕迹,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小生产者具有两面性的基本特征依然存在。甚至在人民公社解体之后,其特征一度经历凸显时段。在对待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上,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在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过程中,从总体上说,农民个人占有的部分在不断增加,而集体所有的部分只留下象征农民身份的土地。这种状况表明,中国农村的集体经济仍然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它还只是同比较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引导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进程,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基本模式。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削弱历史遗留的小生产者的痕迹,达到共同富裕,是加速农村进步的重要通道。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农民正在向商品生产者转化,但仍未完全走出自给的状态。与农业相关的诸多赋税相继减免或取消,使农副产品的商品率有所提高,但增长速度仍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专业户的形成等等进步,表现出自给半自给经济在继续被突破。但是,农村专业生产所占的份额有限,并且在分布、产品、收益以及分配等方面凸显不平衡。普遍而言,第一产业经营收入仍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传统农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中低产田面积大。虽然有大量的农民工不断投入到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家家承包,户户种田”的体制依然续存;劳动力的商品化日显突出,而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则仍未完成。这表明中国农村经济的社会化程度比较低。

()在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农民普遍关心的是尽快致富和怎样致富的问题。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农民获得经营的自主权,按劳分配的原则,使责、权、利有效地结合起来,兼顾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因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然而,这种适合中国农村情况和特点的制度是有条件的。历经30年的农业改革,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区域和产业上十分明显。由于自然条件、政府政策、经营体制和模式,以及人口、环境的不同,中国农村的分配水平相差很大。中部、西部、东部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乃至同一区域内的差距也愈加明显。人民公社体制虽然已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解体,而集体化的美好愿望留在了农民的记忆中。以中国农民社会“不患贫患不均”的传统心理,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致富的愿望更加迫切。

()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村成员构成的变化,农民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影响。农民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更新。农民队伍的素质在不断提高。长期的小生产地位,浓重的宗法观念传统,形成中国农民的二元性格:勤劳、朴实的传统,狭隘、保守的心理。而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洗礼,以及后来的土地承包和流转,对农民心态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勤劳、朴实的传统受到冲击;又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农村政策的调整和农民工向城镇涌动,狭隘、保守的的心理也被削弱。农业政策的调整,农民经济地位的提升,促动着农民意识在发生变化。自给自足观念愈加淡薄,商品价值观念开始强化;发家致富思想虽然依存,社会责任感也不断增强;宗族观念日益淡化,民主意识广泛普及;衣食住行的消费虽然还比较传统,精神追求也越来越丰富。进入21世纪前后,教育普及和信息社会催生了新一代的文化农民,劳动力队伍实现了新老更替。而长久以来形成的观念,整个群体形成的氛围,并不能瞬间改变。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日益增强的主体意识和多年形成的依附意识,显现出胶着的矛盾和复杂的动态,农民的二元性格虽未改变,但是被赋以了新的表现形式。

中国农村在社会的不断变革中发展,中国农民群体也在不断的发展中,社会地位、思想观念发生着变化。农民自身的变化和农村社会的变化相互影响和促进,“三农”的变化又与整个社会的变化互为作用。矛盾和变化中的农村社会需要规范,主体意识和依附意识需要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农民群体需要自己的领袖,农村建设带头人的存在就成为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1. 新农村建设与村级复合治理模式构建
    2. 要注重新农村休闲文化建设
    3. 扎实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 对我国农村建设带头人的历史考察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6. 集体化时代“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孕育与形成
    7. 统筹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路径
    8. 加快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9. 综述:我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10. 乡镇人大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