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学者 >> 朱佳木 >> 学者行踪
朱佳木在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上的开幕词
发布时间: 2011-01-13    作者:朱佳木    来源:国史网 2011-01-13
  字体:(     ) 关闭窗口

  加强中国当代史与地方志编纂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上的开幕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朱佳木

  由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中国地方志协会和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共同举办的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今天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广州城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会议主办各方,对应邀参加本届年会征文活动并经评审入选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祝贺和热烈欢迎;同时,代表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对给予本届年会以巨大支持的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具体承办会议的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表示衷心感谢!

  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中国当代史研究与地方志编纂”。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主要基于以下三个考虑。

  第一,新编地方志中有大量经过收集、整理、核实、编选的当代史资料,尤其二轮修志更完全进入当代史部分,当代史特别是当代地方史工作者对此应当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利用。

  所谓地方志,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特定行政区域内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或资料性著述。连绵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方志起源如果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史和地理书算起,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如果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志算起,有近2000年的历史,即使从宋代地方志书编纂体例大体定型算起,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清两朝,编修地方志逐渐成为国家行为而被制度化,朝廷不仅反复颁布修志诏谕,而且多次组织力量编修国家一统志。民国时期,地方志编修也被列为国家重要事项,由中央政府下令各地设修志局、修志馆,负责编修省、市、县三种志书,并颁布了修志条例与规定。据统计,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旧志有8000多种、10余万卷,约占现存全部古籍的1/10。这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弥足珍贵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独具特色的文明成果。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就说过:希腊的古代文化乃至近代英国,都没有留下与中国地方志相似的文献,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了解中国的地方志。可以说,中华文明在人类最先发达的少数几个古老文明中,之所以延续至今没有中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官修志书的传统。

  新中国成立后,编修地方志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早在20世纪50年代,修志就被列入国务院《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方案(草案)》,并成立中国地方志小组,负责此项工作。至1960年,全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30多个县,开展了新编地方志工作,其中250多个县写出了县志初稿。以后,由于种种原因,修志工作一度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编地方志再次掀起高潮,不仅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得以恢复,而且从省到市到县普遍建立了由当地主要领导挂帅的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设置了负责修志的专门工作机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的修志格局。1985年和1996年,国务院两次发文,部署修志。2006年,国务院颁发了《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地方志每20年编修一次,使修志工作从此纳入法制化轨道,成为长期性工作。现在,首轮新编地方志工作已基本结束,二轮修志正全面展开,已出版的省、市、县三级志书约有6000余部,还出版了大量部门志、行业志、山水名胜古迹志和乡镇村志。由于首轮修志的下限一般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的甚至到了90年代,因此这些志书的记述时段已深入当代中国,起码包括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内容。至于二轮修志,其上下限一般由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20世纪末本世纪初,记述时段基本是改革开放时期,完全属于当代中国的范围。往后的三轮四轮修志,情况更是如此。这个事实说明,当代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的对象早已有所重合,现在更加趋同,今后将会并轨。

  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当代史研究同样要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之上。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从事当代史研究的学者,很少有人利用志书,有的连看都没有看过;更有甚者,至今不知地方志为何物。所以,很有必要呼吁当代史特别是当代地方史的工作者,重视对地方志书的利用。这当然不等于说当代史工作者可以对志书中的材料不加鉴别、拿来就用,也不等于说当代史工作者不用再去做收集史料的工作,只看志书就行了。而是说,一本志书的编修往往要经过许多环节、花费很长时间,其中的史料一般都要反复核对审查,具有相当的可靠性,当代史工作者起码应当从中发现线索。否则,对于地方志工作者来说是精力的一种浪费,对于当代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资源的流失。

    1. 朱佳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视角
    2. 在老一辈革命家身边
    3. 朱佳木:不断增强依法修志的能力推动地方志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4. 朱佳木会见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一行
    5. 朱佳木出席中国社会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6. 朱佳木: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者、领导者和组织者
    7. 朱佳木接受中央电视台《伟大历程》栏目采访
    8. 朱佳木简历
    9. 朱佳木寄语人民网理论频道:为建党90周年做出更大贡献
    10. 朱佳木会见芬兰科学院院长一行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