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学者 >> 朱佳木 >> 学者行踪
朱佳木获俄罗斯科学院荣誉博士称号
发布时间: 2010-03-19    作者:李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3-19
  字体:(     ) 关闭窗口

   3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中俄友好协会副会长佳木被授予俄罗斯科学院荣誉博士称号,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季塔连科代表俄科学院主席团向朱佳木颁发了证书。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和使馆相关官员,院国际合作局和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的相关人士出席会议。

季塔连科院士(中)、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左)向朱佳木副院长授予俄罗斯科学院荣誉博士称号。

  3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中俄友好协会副会长佳木被授予俄罗斯科学院荣誉博士称号的仪式,在院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远东研究所所长、俄中友好协会主席季塔连科代表俄科学院主席团向朱佳木颁发了证书。仪式由院副秘书长晋保平主持。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和使馆相关官员,院国际合作局和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的相关人士出席了仪式。

  朱佳木在致答词时对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和季塔连科院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这是俄科学院给予他的荣誉,也是给予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当代中国研究所的荣誉,更是俄罗斯学者对中国学者友好感情的表达。在简要介绍了自己的学术经历之后,他谈了自己对中国当代史研究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即充分占有并认真辨别史料,以便从其反映的事实出发;把问题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以便正确认识历史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对问题进行经济分析,以便找出历史事件的最终原因;把个别的偶然的表面的现象与反映问题本质和必然性的现象加以区别,以便把握历史发展的整体面貌、基本脉络和大的趋向。

  朱佳木在答词中还谈到他对中国当代史的研究的体会。他说,历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客观地再现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但它离不开研究者的主观性。在不同历史观的支配下,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尤其在对国家史的解释上,更会有不同阶级和政治力量的交锋。历史研究特别是当代史研究虽然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但它首先是学术工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学者必须对它采取科学的态度,遵守公认的学术规范。中国当代史就是中国现代史,是从1949年开启、与中国近代史相衔接并不断向前延伸的历史。它同中国共产党1949年以后的历史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二者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分属不同的学科。目前二者之间的某些混淆,不能成为忽视和削弱当代史研究的理由,而应由双方学者通过加强各自的学科建设来逐步澄清。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地为增进中俄两国学者和人民的友谊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季塔连科对朱佳木的学术成就和为促进俄中友好所做的努力表示高度赞扬。他说,朱佳木研究成果的特点是视野宽阔,观点明确,分析深刻,使用的材料翔实而准确。鉴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对俄中学术合作的贡献,2005年远东研究所曾授予他荣誉博士称号,2007年俄中友协和俄社会科学院分别授予他“为促进俄中关系做贡献”荣誉奖章和院士称号,2008年俄联邦民族委员会还向他颁发了“罗蒙诺索夫勋章”。季塔连科在讲话中再次表达了俄科学院与中国社科院及其所属机构发展良好关系的愿望。

  在仪式上,拉佐夫大使发表了即席讲话,俄罗斯东欧中亚所所长吴恩远和当代所副所长张星星分别发了言。据悉,授予朱佳木荣誉博士的决定是俄罗斯科学院20086月作出的,这次是破例在院外举行授予仪式。

    1. 朱佳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视角
    2. 在老一辈革命家身边
    3. 朱佳木:不断增强依法修志的能力推动地方志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4. 朱佳木会见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一行
    5. 朱佳木出席中国社会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6. 朱佳木: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动者、领导者和组织者
    7. 朱佳木接受中央电视台《伟大历程》栏目采访
    8. 朱佳木简历
    9. 朱佳木寄语人民网理论频道:为建党90周年做出更大贡献
    10. 朱佳木在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上的开幕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