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洛哥是阿尔及利亚近邻,北靠地中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1953年3月获得独立。摩洛哥虽还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王室比较开明,独立后能在道义和物质上支持非洲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立解放运动,还顶着美国的压力,同中国、古巴等国家做茶叶和糖生意。国王哈桑二世很年轻,仅34岁,他对中国代表团的接待是热烈而隆重的。国王有个规矩,不能亲自到机场去迎接任何贵宾和外国元首。但中国是个大国,周恩来是大国总理,为了表示重视,他特意让弟弟——22岁的亲王和首相到机场迎接周恩来,并把自己在王家公园内的豪华别墅和平宫让出来给周恩来和陈毅下榻。国王没去机场,就在宫门等着接周恩来、陈毅,亲自把周恩来送到寝室后才离开。这些安排都是很精心的。
当天晚上,哈桑二世举行国宴欢迎周恩来和中国代表团。本来摩洛哥的国宴是西式的“两菜一汤”,对我们却破了例,准备了丰盛的传统名菜“烤全羊”、“巴断提拉”、“古斯古斯”等,连出席宴会的外国记者看到国王如此招待中国代表团,也都感到惊羡。宴会上,周恩来为了尊重主人的盛情和风俗,也破例吃了由国王亲手抓送的羊肉。周恩来因常流鼻血,一般是不吃羊肉的。亲王则给陈毅亲手抓送羊肉。宴会的气氛十分融洽。宴会后,周恩来、陈毅被哈桑二世请进他会客室品茶。摩洛哥王室的人很特别,喝茶非喝中国的龙井茶不可,而且很讲究品茶。两个精制的铜炉,各由一个穿阿拉伯长袍的司炉跪在炉边熬茶、加糖,经品尝合各后给主人和客人送上。国王还对周恩来说:“面包、糖和茶叶是摩洛哥人民的生活必需品,没有茶叶,人会造反,希望中国多供应茶叶。”
摩洛哥历史上是君主制,一直延续下来。进入20世纪60年代,这种制度在世界上已越来越少。年轻哈桑二世似乎对君主制的前途有所考虑,很想了解周恩来这位东方大国总理的想法,突然提出:“当今世界像我这样的国王、皇帝为数不多了,不知以后会怎样。”富有外交经验的周恩来风趣地说:“你可以组织个国王委员会来开会商量。亚洲有个西哈努克亲王,可以成为你们国王委员会的成员。”陈毅接着说:“西哈努克亲王和我们是好朋友,可邀请他参加。”周恩来又说:“陛下可担任这个委员会的委员长嘛!”周恩来幽默机智地回答了国王提出的严肃问题,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这个回答寓有深意,表明中国政府尊重别国人是选择自己的制度。
在几天的会谈中,双方加深了相互了解。针对有人造谣中国“好战”,周恩来强调应以谈判解决争端,包括同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这使得哈桑二世对中国的政策有了更深的认识。
过去我们对独立后的摩洛哥研究不多,访问前,大使馆提供的情况也不够全面,总是认为哈桑二世是世袭继承,坐享先王打下的天下,肯定也是大少爷式的国王。通过这次访问,我们改变了看法,发现哈桑二世很有政治见解和头脑,可以交朋友的。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哈桑二世执政30多年,一直活跃在复杂的中东政治舞台,并积极推进中摩友好关系的发展。他经历两次国内政变,都死里逃生,还多次出面调解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政治危机,成为受东西方尊敬的阿拉伯国家领袖。哈桑二世于1999年7月病逝,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领导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