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17日,邓小平被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据《邓小平年谱》记载,1975年邓小平接待、会见、迎送来自世界32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各种代表团或外宾64批(次),陪同毛泽东会见外宾12次,批阅外事文件27件,为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阐述和宣传毛泽东外交思想
1975年邓小平在对外交往中的重要贡献之一,是根据不同对象,继续阐述和宣传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和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联的战略重点、和平与战争等问题的分析及中国的外交政策。
1975年3月1日,邓小平同刚果人民共和国总理洛佩斯会谈时指出:“社会主义阵营已不再存在,两大阵营的概念已不合乎今天的实际……毛泽东主席经过多年对国际形势的观察,提出了三个世界的划分。去年四月第六届特别联合国大会上,由我之口把毛主席这个思想作了阐述。这是我们制定世界战略的出发点。美苏两家争夺世界霸权,是新的世界战争的策源地。美国和苏联的争夺遍及全球。两家天天讲缓和、裁军,实际上天天搞紧张、扩军。”10月8日,邓小平在同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比耶迪奇会谈中,概述了近20年来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不结盟运动的基础就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主要指亚、非、拉国家,还有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发展中国家这个概念……我们一直支持不结盟运动。”
关于美苏争霸和苏联的战略重点,邓小平在会见联邦德国基督教社会联盟主席施特劳斯时又进一步阐述说:“欧洲如果是一个强大的欧洲,更加团结的欧洲,这对世界战略很重要。苏联是声东击西。从它的整个战略部署来说,重点恐怕还是在西方,在欧洲。欧洲无论从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来说,都是重要的地区。不取得欧洲,要称霸世界不可能。”
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
邓小平1975年令人瞩目的重大外交活动是出访法国。5月12日,邓小平乘专机到达巴黎,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
法国总理希拉克致欢迎词说:“你的访问是中国和法国互相表示关心的证明,这次访问是我们友好关系的证明,为加强我们在各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机会。”邓小平致答词说:“法国是我年轻时代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法国人民的热情好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重游旧地,感到非常愉快。我特别高兴的是,自从1964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我们两国的关系不断得到发展。这次,我是带着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真诚愿望来贵国访问的。我相信,通过我们双方的会谈,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必将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将得到新的发展。”
邓小平在访法期间通过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会谈和公开场合的对话,就世界形势、反对霸权、维护独立和欧洲统一以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就中法双边问题交换了意见,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发展了两国的良好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