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考察
发布时间: 2009-12-24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12-24
  字体:(     ) 关闭窗口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各解放区辖地不断扩大,各地相继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地方政权建设随之向前发展。早在19475月,内蒙就成立了以乌兰夫为主席的内蒙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内蒙古自治问题的指示》,确定了“内蒙自治政府非独立政府,它承认内蒙民族自治区仍属中国版图,并愿为中国真正民主联合政府之一部分”[63]的原则,召开有各盟旗、各民族、各阶层人士代表参加的人民代表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和《内蒙古自治政府暂行组织大纲》。《施政纲领》规定,“内蒙古自治政府以内蒙古各盟、旗为自治区域”,“内蒙古自治区域内蒙、汉、回等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互相尊重风俗、习惯、历史、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各民族自由发展本民族的优良历史文化与革命传统,自由发展本民族的经济生活,共同建设新内蒙古。”[64]为了更加有利于华北解放区集中力量生产支援解放战争,19488月,在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成立联合行政委员会的基础上,又经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以董必武为主席的华北人民政府,辖河北、山西、平原、察哈尔、绥远五省和北平、天津两市。同时,产生了《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和《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施政方针》规定,华北解放区的总任务是:“继续以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继续配合全国人民解放军向蒋匪军进攻,以争取人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推翻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反动集团的统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种建设工作,恢复和发展生产,在现有基础上,把工农业生产提高一步;继续建设为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民主政治,继续培养为战争和生产建设服务的各种干部,大量吸收各种有用人材,参加各种建设工作,以奠定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基础。”[65]19493月,在豫、鄂、湘、赣、粤、桂六省已解放的区域,成立了以邓子恢为主席的中原人民政府。19498月,东北解放区也成立了以高岗为主席的东北人民政府。

  这些经过人民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区域性政权,在各方面为全国性政权的建立积累了治国经验,培养了有能力、有办法领导各行各业的干部。如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增强各族人民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华北人民政府为国家的机构设置、干部配备和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经济建设先行一步,“后来的中央人民政府工作机构,就是在华北人民政府工作机构的基础上组建起的。”另外,华北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和管理城市的经验,如依靠工人阶级、学会管理城市和做生意、通过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经济建设要统一计划等,则为制订全国治国的方针大计进行了成功的试点。[66]东北人民政府提供的《关于东北经济结构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67],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特别是五种经济成分的分析和论断,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和建设方针的理论基础。这一切预示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28年,孜孜以求建立独立、统一、民主、富强的人民共和国已经指日可待。

  在水到渠成的条件下,1949615日,中国共产党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等代表人物,在北平召开共商国是的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全体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新政协筹备会组织条例》,并据此条例选出由21人组成的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毛泽东为主任,周恩来、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陈叔通为副主任。根据会议通过的《各单位参加小组的办法》,常委会决定成立6个小组完成下述任务:1拟定参加新政协会议的单位及单位的代表名额;2起草新政协会议组织条例;3起草共同纲领;4拟定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方案;5起草大会宣言;6拟定国旗、国歌、国徽方案。917日,新政协筹备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周恩来代表常委会作的关于筹备工作的报告,通过了常委会提出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并授权常委会将这三个草案提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审议。同时授权将尚未完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草案)》和拟定国旗、国歌、国徽图案事宜,移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定夺。会议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席团及秘书长名单。又根据周恩来提议,将新政治协商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9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等14个党派,以及区域、军队、团体等31个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662人出席会议。经过充分讨论,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立国大宪章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并为新中国的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教政策、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制订了总原则。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68]会议还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决定国旗为五星红旗,国歌暂定为《义勇军进行曲》,纪元采用公元,定都北平并改称北京。会议最后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930,这个进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会议胜利闭幕。

  1949101,北京30万人民聚集天安门广场,举行震撼世界的开国大典。毛泽东亲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至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探索、充实、实践28年的建国理论、纲领和方案,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得到全面实现。中国历史从此开了新纪元!

  (原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2期)


  [1]《中国问题之真解决》,《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4页。

  [2]《毛泽东选集》第4卷,1514页。

  [3]陈独秀:《本志罪案的答辩书》,《新青年》第6卷第1号。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6663页。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6663页。

  [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6663页。

  [7]《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677页。

  [8]《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第121页。

  [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第147148页。

  [10]《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97页。

  [1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5页。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6页。

  [13]《八七会议》,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58页。

  [1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15]转引自余伯流等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131页。

  [16]《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92页。

  [17]《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50页。

  [18]《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40页。

  [19]《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98页。

  [2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72773页。

  [2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19页。

  [22]《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0页。

  [23]《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30页。

  [24]《中国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2页。

  [25]毛泽东语,见《中国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329页。

  [2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第522页。

  [2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第609610页。

  [28]《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58页。

  [2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9598页,第157158160页。

  [3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9598页,第157158160页。

  [3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297页。

  [32]《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352358页。

  [3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327330页。

  [3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486487页。

  [35]《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7648页,第675677页。

  [36]《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47648页,第675677页。

  [37]《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41742页。

  [38]《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094

  [39]转引自刘景范《回顾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见《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回忆录》,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页。

  [40]《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87页。

  [41]《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1页。

  [42]《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85页”。

  [43]《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76页。

  [44]《华北敌后——晋察冀》序,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页。

  [4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334页。

  [4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第364365页。

  [4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第373页,第393394页,第425页。

  [48]《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第373页,第393394页,第425页。

  [4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第373页,第393394页,第425页。

  [5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附录第549555页。

  [5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附录第549555页。

  [52]《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681069页,第1092页。

  [53]《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681069页,第1092页。

  [5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第230页。

  [5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第248249页。

  [5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第326327页。

  [57]《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37页。

  [58]《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72页。

  [5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49150页。

  [60]《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791389页。

  [61]《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791389页。

  [62]《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36页。

  [6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31页。

  [6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869页。

  [6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1卷,第72页。

  [6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第4页;《薄一波文选》(19371992),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687页。

  [67]《张闻天选集》(1937199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8414页。

  [68]《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584596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