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一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
发布时间: 2009-12-14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12-14
  字体:(     ) 关闭窗口

  1月16日

  天津解放时隔约12小时,即今天凌晨5点,无线电波将毛泽东亲自起草的电文从西柏坡传到了平津前线司令部。平津战役的总指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按中共中央军委的电示给傅作义下了最后的通牒:放下武器,接受改编;坚决抵抗,自取灭亡。一纸通牒,两条出路,摆在了傅作义面前。

  上午9点,在天津会议大楼门前竖起“天津市军管会”牌子的同时,在距北平城外20公里的小乡村里,一场特殊的国共交战开始了。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著名的“通州谈判”。交战双方是:中共代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苏静、唐永健,国民党傅作义的代表邓宝珊、周北峰。平津战役的最后决战就这样戏剧性地在这间普通的民房里展开了。经过一整天的较量,双方终于达成了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初步协议。

  这一天在南京的蒋介石格外忙碌。

  上午,他戎装革履,在中山陵检阅了首都附近3万多名军警。虽然士兵们振臂高呼,但总统苦涩的表情已掩饰不住即将下台的内心隐痛。

  中午蒋介石回到了他的黄埔路官邸,召见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和中国银行总经理席德懋,令他们把两行存在美国的外汇化整为零,存入私人户头,以免国共和谈成功后移交给联合政府。

  晚上,在灯火通明的总统府内,蒋介石召集政府要员,研究中共所提八项和平条件。幕僚们因意见分歧不断发生争吵,蒋介石却板着面孔一句话也没说。此时的蒋介石心里明白,毛泽东已没有可能与他第二次握手,与中共和谈只是为了划江而治、拖延时间罢了。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58天。

  1月17日

  当天津人民沉浸在欢庆解放的喜悦中时,在120公里外的北平城却仍在国民党的重兵把守之下。中共代表苏静与傅作义代表邓宝珊在这一天从通州返回北平。早已焦急等待“通州谈判”结果的傅作义看过林彪写给他的公函后,当即表示,同意守军开出城外,听候改编。至此,北平和平解放露出曙光。

  说来也巧,就在这天晚上,北平出现了罕见的“月华”现象。当晚,月亮周围布满了五彩的光环,民间相传这是吉祥的征兆。几天后,当北平完好无损地回到人民手中时,这种征兆变成了现实。

  这天,蒋介石从国民党中央社得知了傅作义的动向,当即给傅作义发去了一份语气诚挚的电报:“相处多年,彼此深知,现厄于形势,自有主张,无可奈何,我只求一件事,我于18日派机到北平接运十三军少校以上军官和必要武器,望予以协助”。此时的傅作义,已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了。

  原傅作义的副官王克俊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当晚他与傅作义一起将此事暗中转告了平津前线司令部。于是18日,南京派出的飞机在北平天坛机场因解放军的严密炮火封锁而无法着陆,蒋介石空运计划落空了。

  今天,克里姆林宫接到了毛泽东发来的一封回电,同意斯大林的建议暂不访苏,并欢迎苏共中央政治局派人访问中国。从1947年6月苏共中央第一次向毛泽东发出访苏邀请,到1949年12月毛泽东以共和国主席的身份正式访问苏联,期间仅仅两年,毛泽东主席的访问由秘密出访变为公开亮相,共产国际阵营的首脑斯大林对毛泽东本人及他所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认识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57天。

  1月18日

  翻开1949年1月18日的《人民日报》,有这样一条消息,将我们带到了55年前解放区那片沸腾的热土上:

  有这样一组数据让我们今天的人们仍然为之振奋和感动:

  刚刚抚平战火创伤,在残墙碎瓦上重建家园的平津保解放新区的人民,几天之内竟迅速地为平津前线组织了111个大车连、104个担架连、30个民兵连;修建公路400多公里,架桥31座;准备粮食695万斤、木柴1764万斤、草949万斤;妇女们自动地组织起慰问队、缝洗组。老百姓们说:“哪怕我们少吃点,也是痛快的,只要有解放军,怎么也有饭吃。”

  平津战役中,人民群众对解放军的全力支援,正好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得道者多助。

  今天,上海京沪警备司令部的大门上又多了一块牌子: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司令部的总司令是汤恩伯。此举是这几天蒋总统调兵遣将的诸多布置之一。陆续出台的还有:任命张群为重庆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为福州绥署主任;余汉谋为广州绥署主任;陈诚坐镇台湾;薛岳镇守广东。这种安排显然是蒋介石为自己下野之后军权仍旧在握,同时也想凭借长江天险,妄图形成隔江而治而做出的。汤恩伯等诸君受命于危难之时,能为蒋公做点什么呢?

  只可惜汤司令只做了100天,就在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的炮声中仓皇而逃。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56天。

  1月19日

  东交民巷御河桥2号曾是日本驻华大使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就是在这里签订的。这天,平津前线司令部代表苏静同傅作义的代表王克俊、崔载之,正是在这里分别在名留青史的《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上签了字。尽管北平解放已经不远了,但北平城里的老百姓还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首十字民谣在北平的大街小巷流传开来:“家家挂红灯,欢迎毛泽东”。老百姓以挂红灯来表达对毛泽东、对人民解放军的热盼心情。

  西柏坡,毛泽东、周恩来在不到20平米的办公室里,正在为即将诞生的人民共和国外交大政方略做着周密地思考和安排。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就是在这一天完成的。中华民族第一次向世界宣布: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种立场是坚定不移的。

  在南京,富丽堂皇的蒋介石官邸内,蒋总统也在为蒋家王朝的前程操劳,在他召开的御前会议上,蒋介石作了两个重要的决定:一是授意孙科放出烟幕弹,以行政院的名义发表声明,表示愿与中共无条件停战,进行和平谈判;二是蒋介石痛心地向他的政府要员们表示了“引退”之意。这时,外交部长吴铁城沉不住气了,认为引退之事非同小可,建议召开国民党中常委会议进行讨论。蒋介石大为恼火,气愤地嚷道:“什么中常委,我不是被共产党打倒的,而是被国民党某派系打倒的。”

  战场上的节节败退,李宗仁、白崇禧桂系的步步进逼,美国人见死不救,逼得蒋介石迫不得已选择“下野”。蒋介石屈指算来,从“国大”到现在,这个总统只做了200多天就要下台,蒋介石能不发火吗?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55天。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