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
55年前的今天是星期一,随着星期一凌晨的到来,淮海战役进入尾声。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放下了武器,穿插部队攻入杜聿明集团的指挥中枢——陈官庄,抓到很多自称是“司书”或“司务长”的人,经查,他们都是国民党军队的各级军官,最大的是化名为高文明的军需处长。他实际上就是“剿总”中将副总司令杜聿明,他没能逃脱被俘的命运。作为战犯,他于1959年12月得到人民政府特赦,后任全国政协常委。
至此,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军队55.5万余人被歼,人民解放军也付出了13.4万余人伤亡的代价。
蒋经国自述一书中写到,这天蒋介石以悲伤的调子在日记中写道:“杜聿明今晨似已大半被共军消灭,闻尚有3万人自陈官庄西南突围,未知能否安全出险,忧念无已”。
蒋介石感觉大势已去,当天派蒋经国持他的亲笔函去上海,责令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将黄金、白银和外汇转移台湾。
而毛泽东今天非常兴奋。
当淮海战场枪声渐息时,平津前线传来的消息是:“中午,刘亚楼参谋长会见天津市参议会代表丁作韶等四人,允许将天津守敌放下武器的时间从明天早8时推迟到明天晚上18时。”
一些国民党的报纸当天对淮海、平津战事仍有不少报道。不管国民党报纸怎样说,1949年1月10日,作为淮海战役结束纪念日被永远记在史册上。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64天。
1月11日
尽管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昨天已成为解放军的阶下囚,今天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仍旧以《杜兵团展开大规模攻势》为题,报道淮海战役战斗如何激烈。这时,杜兵团的攻势已经是给解放军提供的饭菜。
而在平津前线,是战是和也在林彪和华北“剿总”傅作义之间展开了最后的较量。
与解放军的“会谈纪要”已放在傅作义的桌上,周北峰提醒傅说:“纪要最后有一段附记,要求务必于元月14日夜前答复”,傅作义唉声叹气,仍旧是举棋不定。
而在天津前线,讨价还价的文章还在做。下午6时,天津参议会代表丁作韶等4人再次出访,称宁城部分将领只愿放下重武装,让其带步枪回南方。刘亚楼参谋长表示,愿放下武器的将领可让出阵地给解放军。四个代表将此意见带回天津后再未出城。
国民党天津警备区司令陈长捷今天也收到了林彪、罗荣桓的促降信。陈长捷自恃天津防区“固若金汤”,拒绝放下武器。
《中央日报》推波助澜,大号头号新闻报道:“京郊展开白刃搏战,我军歼匪14000”。
没有迁就的余地了,毛主席代表中央起草了致林彪、聂荣臻的复电:“同意即令傅方代表限天津敌先头部队至迟于13日12时以前开出,否则我军将于14日开始进攻”。中央军委认为,天津攻克后,傅作义必然恐慌,势必照我建议去做。
历史的发展正如毛泽东所预料,4天后天津回到人民手中。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63天。
1月12日
今天,国民党《中央日报》对淮海战事的报道说杜聿明部分路出击,战局将有重要发展等双关的话。而对于平津前线的战况倍加渲染:
“津西战况空前惨烈,国军再获辉煌胜利,匪军一师之众无一生还,我军民情绪极为旺盛”,“天津城防,固若金汤”。
不管报纸如何讲,国民党各派力量各行其是,准备后蒋时代的到来。今天桂系军阀白崇禧使黄绍竑去香港,企图请民革主席李济深进行斡旋,以使武汉方面单独与中共进行和谈。黄的香港之行,并不瞒着蒋介石,难怪蒋经国在日记中能披露出他们会谈的具体意见:一是蒋下野后,一致对蒋,防其东山再起;二是共党与李代总统和平谈判。
与此同时,蒋介石责令蒋经国带着总统府有关幕僚赴老家溪口布置警卫网和通讯网,为蒋退居幕后预做部署。
而新任台湾省政府主席陈诚在台招待有关阁员上百人,征询对时局意见,实为安抚民心。
国民党空军还在逞余威,今日派飞机狂炸济南市,炸死炸伤市民140多人。无论国民党政府耍什么花招,如何进行垂死挣扎,新政权的筹备工作仍然紧锣密鼓地进行。继东北成立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委会之后,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委会今天在西柏坡成立,蔡畅、邓颖超、李德全分任正副主任,并组成21人的常委阵容,张琴秋为秘书长。
同时也有消息报道,国民党又一架飞机从杭州飞抵解放区,加入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国民党内部分崩离析日益加剧。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62天。
1月13日
对于天津警备区司令陈长捷来说,今天是他在天津说话落地有声的最后一天。《中央日报》继续为国军打气,昨天称天津城防,固若金汤。今天竟说:九日来国军歼匪六个师,林匪最精锐部队被歼灭。
而被他们称为林匪的林彪,今天下达了攻击天津的命令,攻击的时间定为明天上午10时,东北最精锐的部队都在攻击部队之列。
有趣的是,《中央日报》还在宣称已不存在的杜聿明兵团突破匪阵地,此刻仍继续挺进追击溃匪。现实意义上的“追击”的已不是溃匪,而是白崇禧无视蒋总统的尊严,将汉口中央银行运往广州的银元中途追回。消息传到南京,引起哗然,人们推测白崇禧“将有异动”。
上海《申报》生怕乱了军心,今天登出张群辟谣的消息,说白崇禧、程潜态度光明磊落,与中央现定政策完全一致。
《中央日报》今天似乎乱了方寸,耸人听闻的消息有来自平津,也有来自淮海,在不大不小的一个位置上继续宣称:匪首刘伯承确毙命,匪中原司令员改由陈毅接替。连日来《中央日报》发表的战况,让对手看了付诸一笑,自己人看了哭笑不得,只是还是能蒙蔽蒋管区的老百姓,但还能蒙蔽几时呢?天津上空的雾就要散了。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61天。
1月14日
55年前的今天是农历腊月十六,星期五。清晨,天津像往常一样浓雾弥漫,白茫茫一片。
9点30分人民解放军对天津发起的总攻开始了,突击部队渡过护城河,在九个地段上突破城防,从三个方面冲向市区。对陈长捷所谓“固若金汤”的防线,林彪、聂荣臻给中央军委打的保票是,“战斗开始后,至多30个小时可全部解决”。
今天,对于傅作义也是最后的期限日。必须对与解放军签的“会谈纪要”做明确的答复。下午,傅的谈判代表到达通县解放军驻地。这次谈判代表由华北“剿总”副司令邓宝珊取代了张东荪,因邓在抗日战争期间,驻守陕北榆林,和中共相处甚好。但傅作义的谈判筹码却更少了,当晚上谈判开始时,聂荣臻首先宣布,解放军已下达进攻天津的命令,这次谈判不包括天津只就北平范围内进行商谈。
因为此时的天津战线,人民解放军的东西已对进、拦腰斩断天津守敌的作战方针实施顺利。
而对于国民党方面,年初以来,表面上的和谈戏,实际上却是愈演愈烈的幕后逼宫戏。今天,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针锋相对地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八项条件作为国共谈判的基础。因为中央认为,“胜利局面已定,用战争方式解决是毫无问题了”,可以“用和平方式达到胜利以使国家少受损失,多保存一些人力物力,使将来的和平建设多一份物质力量”。党的领袖们已在为新中国的未来操心了。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60天。
1月15日
国民党《华北日报》今日收到中央社南京电,昨日上午10时许,京(南京)市感觉轻微地震,为时约十余秒,室中水盂动荡,座椅也摇摆。
而今天,来自各方的消息,对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府无疑都是地震。
凌晨5时,东西夹击天津的解放军主攻部队会师金汤桥,意味着国民党天津守军已被拦腰截断。下午15时,13万守军全部被歼,警备司令官陈长捷被俘,天津宣告解放,整个战斗只用了29个小时。
当天下午,与傅作义代表的谈判,天津已不是筹码,罗荣桓宣布绥远问题也不在谈判之列,形势已很明确。《北平和平解放协议》顺利草签。
今天,《中央日报》右上角大字标题“毛泽东对时局声明,提出八项和平要求”,把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等八项要求如实登在报上,这在《中央日报》来说是破天荒的事。
还是同日下午,蒋介石召见张群、张治中、吴铁城开会,讨论毛泽东提出的八项条件。当晚蒋接见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告知共方条件和政府暂不表态的意见。司徒雷登听后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后来只是透过《中央日报》得知美国务院训令指示,驻华官员慎重言行,借以防止影响中国局势。
而今天《中央日报》也以《平市机场重修跑道》为题,为北平民航暂停做注解。
最具震撼的消息是中共中央军委今天发出指示,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四个野战军总计兵力近250万。下一个目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这天距新中国成立还有259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