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家统计局编:《新中国五十年(1949—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第9页。
[4]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编:《一九四九年中国经济简报》。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3-670页。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8-1047页。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工商体制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280-285页。
[10]国家统计局编:《建国三十年全国农业统计资料(1949-1979)》,1980年3月印制。
[11]中国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在历史上并不是统一的,既有公顷、公亩、市顷、市亩,还有大亩、小亩之分,本书为尊重历史资料和便于核查,仍然沿用当时的计量单位“市亩”(1市亩=666·67平方米),没有将其换算为今天通用的法定计量单位平方米,特此说明。下同。
[12]为了更直观和便于对比,此节所用的人民币币值不是当时币值,而是1955年币制改革以后的币值,即币制改革以前的一万元等于改革后的一元。第二章所涉及到的人民币数字亦是如此。
[13]朱荣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第63页;国家统计局:《建国三十年全国农业统计资料》,1980年3月。
[14]朱荣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第58页。
[15]朱荣等主编:《当代中国的农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第78页。
[1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4)》,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第249页。
[17]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1949-1985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第229页。
[18]《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53-1957)》工业卷,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第1147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金融卷,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第904页。
[20]《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4,第118页。
[21]《陈云文选(1949—1956)》,人民出版社,1984,第127页。
[22]《当代中国的金融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第272页。
[23]国家统计局:《中国商业历史资料汇编》。转引自董志凯:《1949-1952年国民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81-182页。
[24]国家统计局:《中国商业历史资料汇编》。转引自董志凯:《1949-1952年国民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82页。
[25]国家统计局编:《几年来主要物资储备情况》,1957年5月29日,国家统计局档案157-3-52卷。
[26]国家统计局:《全国财贸统计资料(1949-1978)》,1979,第289、295页。
[27]董志凯主编:《1949-1952年中国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319页。
[28]董志凯主编:《1949-1952年中国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95、201页。
[29]严忠勤主编:《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9页。
[30]严忠勤主编:《当代中国的职工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153页。
[31]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第76-79、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