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快速增长。年初开始,国家把增加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下半年,进一步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1000亿元长期国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4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5662 亿元,增长19.6%;集体经济投资3717亿元,下降3.5%;城乡居民个人投资3638亿元,增长6.1%,其他经济投资5440亿元,增长19.1%。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11904亿元,增长20.0%;更新改造投资4467亿元,增长13.9%;房地产开发投资3580亿元,增长12.6%。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长期国债及配套信贷资金拨付及时,到位率高,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全年农林牧渔水利投资684亿元,比上年增长47.8%(其中水利投资419亿元,增长58.1%),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6%上升为3.2%;交通通信业投资4990亿元,增长53.4%,所占比重由18.4%上升到23.6%。房地产投资结构有所调整,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展较快。全年经济适用房投资791亿元,竣工面积5506万平方米。投资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全年西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31.2%,分别比东部和中部地区高出14.9个和16.8个百分点。
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年118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47亿元,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开采351万吨/年,大中型发电机组容量1690万千瓦,变电设备4726万千伏安,其中城乡电网改造779万千伏安,原油开采1378万吨/年,天然气开采24亿立方米/年,新建铁路主线正线交付运营里程900公里,增建铁路第二线交付运营里程596公里,电气化铁路主线正线交付运营里程995公里,新建高速公路1487公里,新(扩)建万吨级港口码头年吞吐量1400万吨,长途光缆3万皮长公里,新建数字微波线路1万公里。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发展平稳,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为5029亿元,比上年增长8%。
交通运输业,受生产结构调整和煤炭、粮食等大宗货物地区流量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货运量有所下降。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7706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3%。其中,铁路12292亿吨公里,下降6.2 %;公路5438亿吨公里,增长3.1 %;水运19363亿吨公里,增长0.7%;民航33.5亿吨公里,增长14.9%。旅客周转量完成10612亿人公里,增长5.9%。其中,铁路3724 亿人公里,增长4.9 %;公路5950亿人公里,增长7.4%;水运138 亿人公里,下降11.4%;民航800亿人公里,增长3.5%。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9.1亿吨,增长0.5 %,受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放慢的影响,全年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4亿吨,下降7.4%。
邮电部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413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全国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7.3万公里,全年新增局用交换机2221万门,总容量达到 1.3亿门,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亿户大关。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10.6部/百人,其中,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7.7部/百人,农村67%的行政村通了电话。中国电信数据通信总用户达到153.5万户。其中,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用户达到68万户,中国公众多媒体用户达到52.5万户。
六、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商品销售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153亿元,比上年增长6.8%,考虑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17825亿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1328亿元,分别增长7.1%和6.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 7023亿元,比上年下降2.3%,集体经济4830亿元,私营及个体经济12195亿元,其他经济 510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 %、14.9%和8.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6.0 %,餐饮业增长15.7%。生产资料市场偏淡,全国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11798亿元,比上年下降12.7%。集贸市场发展平稳,全年商品成交额198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大型商业企业经济效益依然不好。全国500家重点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销售收入净额2487亿元,比上年下降1.1%;毛利率为 10.3%,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润总额50亿元,比上年下降16.9%。
七、对外经济
在对外贸易方面,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增长明显放慢;受国内需求等因素的制约,进口下降。全年进出口总额324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4%。出口总额1838 亿美元,增长0.5%。其中一般贸易出口下降4.8%,加工贸易出口增长4.9%;进口总额1402亿美元,下降1.5 %。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36亿美元。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增长14.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27.3%;进口增长 7.6%,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40.5%。面对出口形势的变化,进一步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全年对亚洲出口虽然下降9.9%,但对欧洲及北美洲出口增长15.7%,对非洲及拉丁美洲出口增长20.1 %,对大洋洲出口增长11.0%。
外商直接投资平稳发展,对外借款下降。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额589亿美元,下降7.9%。其中,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456亿美元,增长0.7%;对外借款110亿美元,下降8.5%。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保持增长势头。全年签约1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完成营业额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01亿美元,增长20.9%;年末在外劳务人数32.5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
国际旅游业有所发展。全年海外游客入境人数634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2%,其中港、澳、台胞5625万人次,增长12.4%,外国游客711万人次,下降4.3%。国际旅游收入达126亿美元,增长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