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回忆录及口述史料
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发布时间: 2009-06-29    作者:李岚清    来源: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11-08
  字体:(     ) 关闭窗口

   【内容简介】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作为30年对外开放的全程参与者、执行者和见证者,李岚清以自己的所知、所为、所见为第一手资料,记录了国门初开那段岁月对创办经济特区、引进先进技术、兴办合资企业、利用国外贷款、改革外贸体制、引进国外智力等重大决策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作了详细叙述,梳理和总结了对外开放初期的一些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问题,真实地再现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对外开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外研社启动了该书的英文和俄文翻译,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介绍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艰难探索和成功实践。

  目录

  部分章节

  中国第一批涉外酒店的建立 

  向世界敞开大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外国人士纷纷来到我们这块封闭多时的大陆。1978年接待入境的人数达180多万人次,超过以往20年的总和。1979年又猛增到420多万人次。但当时北京勉强符合接待外宾标准的饭店床位只有1000张左右,而且基础设施、服务态度、饮食起居、管理水平都与国外的星级宾馆相差甚远。当时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对外接待工作的同志,为了给外宾预订客房不得不清晨就赶到北京饭店去排队,即使这样还经常订不到房间,不得不让许多外宾挤在北京饭店的大会客厅里过夜等候。许多外国客人一下飞机,往往无法立即安排住宿,而是被拉到景点去游览。有些游客到北京时实在无处下榻,只好先被送往郊区、天津,甚至用飞机空运到南京、上海等地。有的到桂林的游客被安排打地铺,于是便有人写了一首打油诗: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到桂林住地下。

  外宾住宿难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对外开放的形象,也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邓小平同志1978109指出:利用外资建旅馆可以干嘛!应该多搞一些点。昆明、桂林、成都都可以搞,一个地方设一两千个床位。他还具体算了这样一笔账:一个外国旅游者如果在中国消费1000美元,中国一年接待1000万旅游者,就可以赚100亿美元,就算接待一半,也可以赚50亿美元。

  国务院为此成立了由副总理谷牧、陈慕华,以及国务院侨办主任廖承志等挂帅利用侨资、外资建设旅游饭店领导小组。这个特殊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放在19788月成立的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内,总局局长卢绪章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的常务副主任就是刚上任的副局长庄炎林同志。廖承志对他说:要改革开放,就要解决旅游饭店问题!你的工作就是招商引资,筹建旅游饭店。廖承志还提醒说:利用侨资、外资建旅游饭店是新事物、新现象,肯定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阻力,你不仅要想象自己如何处在风口浪尖上,更重要的是,不能被风浪刮倒,要站立潮头,敢于吃第一只螃蟹!”

  197916,邓小平同余秋里、方毅、谷牧同志谈经济建设方针问题时指出:搞旅游要把旅馆盖起来。下决心要快,第一批可找侨资、外资,然后自己发展。方针政策定了要落实。首先要选好人,不选好人事情很难落实。

  建国饭店——“敢于吃第一只螃蟹”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