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图书 >> 图书评介
再现历史与走向未来
发布时间: 2020-11-19    作者:王跃生    来源:国史网 2020-09-25
  字体:(     ) 关闭窗口

再现历史与走向未来

——读《大国之策——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

  2013年11月13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下简称二孩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人口政策在不断完善,并与当代社会发展、社会转型的形势相适应。

  著名人口学家和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田雪原一直从事人口科学研究,曾参与当代中国人口政策制定工作。2009年,田雪原曾撰写了专著《中国人口政策60年》和论文《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对新中国成立60年的人口政策做了很好的总结,也对此后的人口政策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为更系统全面地认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人口政策,并为今后的人口政策调整提供借鉴,2020年4月,田雪原的新作《大国之策——新中国人口政策回顾与展望》(以下简称《大国之策》)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通观《大国之策》,全书始终贯穿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作者以亲历和包括首次披露在内的部分文献资料为依据,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发中国人口政策的昨天、今天与明天,给出清晰的来龙去脉、未来的决策选择。该书将人口变动和人口政策融入经济、科学、教育、社会发展,融入世界人口和政策变动之中,结合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做出综合考量,揭示出人口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人口政策必然随着人口发展战略推进而呈阶段性调整的必然性和本质。质言之,《大国之策》推动了当代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从亲历者视角呈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政策的酝酿和形成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以下简称《公开信》)中正式发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号召。这一号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影响巨大而深远。作者在《大国之策》中以较大篇幅梳理、阐释了这一问题,厘清了该项政策出台的背景、目标和要义。

  该书作者在这一人口政策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他通过为马寅初“新人口论”翻案,与学术界人士共同推进了人口理论的拨乱反正,破除“人口越多越好论”和“人口不断迅速增长是社会主义人口规律”的教条,还原人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位置和作用,为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另一方面,其在政策出台中的作用主要是:1980年3—5月,中央连续召开五次人口座谈会,该书作者承担了向中共中央书记处起草报告的任务。《大国之策》首次以影印件形式引用了《关于人口座谈会情况的报告(讨论一稿)》《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会议记录(1980年4月25日)》等资料,对座谈会的具体情节予以详细披露。这期间他还提出并论证了在短缺经济与过剩人口矛盾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必要性。最重要的是,在提交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报告中,他提出并论证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大力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势在必行,即在大力发展经济、增加供给的同时要大力控制人口增长,以求双管齐下,推动短缺经济与过剩人口矛盾的加速解决;二是“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非永久之计,而是一定时间内即25年左右、最多不超过30年的一项特定政策,目的是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率,从而达到既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又使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不至过于严重。其中,按照主持座谈会的领导指示以作者个人起草并签名的附件二《关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方案的建议》,对此问题做出了比较深入地分析,给出一孩方案“可以搞到2010年左右”,2010年以后“应作适当调整”的意见。

  《大国之策》还提及在座谈会上,一些与会者对“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主张也有不同认识或忧虑,如孩子没兄弟姐妹了,民间有句话叫作“老大憨”——第一个孩子比较憨厚,不够聪明,如此,会不会造成整个民族智商下降,提倡只生育一个孩子有无这样的风险?生育一个孩子容易滋长骄、娇二气,怎样加强教育和预防?而提得较多的问题是生的孩子数量少了,会不会带来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甚至出现兵源不足等问题?这表明独生子女政策在酝酿之时,参与制定政策的人并未忽视可能造成的负面后果,并考虑通过采取优生优育、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等制度性措施加以解决或缓解。

  该书作者指出,《公开信》在“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同时还有补充政策,对确有实际困难且符合政策规定的群众予以照顾(可以同意他们生育两个孩子)。另外,《公开信》也明确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政策的实施是有时间节点的,并非长久推行。

  总之,《大国之策》对独生子女政策的出台阐释得十分清楚,具有释疑解惑作用。

  二、适时推动独生子女政策调整,理性思考未来人口政策的选择路径

  我们可以从《大国之策》中看到作者在推动独生子女政策调整中所做的努力,也可以看到他对新时期中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深入思考。

  1.积极推动独生子女政策的调整

  如前所述,独生子女政策并非长久之策,以25—30年作为一代人或人口再生产的一个周期,2005—2010年就是政策调整的时间节点。但此时,人口政策调整工作并未立刻启动,作为曾经参与政策讨论和决策的学者,田雪原积极建言献策,呼吁启动调整人口政策,并于2009年提出了“双独生二”“一独生二”“限三生二”三项具体政策调整建议,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为启动人口政策调整工作发挥了推动作用。

  2.对未来生育政策和“家庭计划”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政策经过了两次大的调整,有效调节了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结构,未来应该制定怎样的人口政策,《大国之策》做出了一些探讨。作者提出,未来中国人口政策应是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理性选择,应该调整到以“家庭计划”为主导上来。不过,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以独生子女政策为主导的人口生育政策推行了三四十年,改革开放则使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人口基本国情经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已今非昔比,这使未来中国人口政策的选择面临较为复杂的局面。一些发达国家“家庭计划”的影响会更强一些。对此,作者对不同类型发达国家的“家庭计划”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考察国内外人口政策变动发展趋势,作者提出走中国式“家庭计划”之路。从《大国之策》的论述中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人口变动和人口政策的实践表明,就当前而言,无论“家庭计划”实施所需外部条件还是人口变动、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等内部条件均已基本具备。我们应吸收发达国家“家庭计划”中成熟的做法,推动中国“家庭计划”的实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育政策之路。

  三、力求客观评价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人口政策

  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人口政策如何评价?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就目前来看,学界存有不同认识。在《大国之策》中,作者提出了评价当代人口政策的标准,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1.用实践标准检验、评价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人口政策

  应该说,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人口政策持有不同看法甚至争论,均属正常现象。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标准不同,得出的认识就会有差异。作者指出,应以唯物主义的标准为基础,唯物主义的标准就是实践标准。因此,要坚持以实践为标准,认识、评价和衡量当代中国的人口政策。《大国之策》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人口政策进行了客观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人口政策经历了提出、推行和反复几个阶段,中间还有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对这一时期的人口政策虽有不同看法,但尚不突出,争论主要体现在1980年提出的“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如有观点认为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推高了出生人口性别比、促使中国社会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新增劳动力不足等。对此,作者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无论是独生子女政策还是进入21世纪以后的“二孩政策”,中国人口政策强调将控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结构相结合,不同时期的政策有不同的调控指标。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总和生育率已由1955年的6.26下降到1985年的2.2,至1995年下降到1.78。出生率和死亡率长期下降后略呈小幅回升和低水平稳定态势,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接近零增长;人口年龄结构步入老龄化中期;城乡人口结构变化明显,从以农业人口为主导转变为城市人口占多数,1980—1987年城市化率由17.98%提高至25.32%,2017年进一步上升为58.52%。

  作者指出,上述人口变动首先是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快速发展的结果,同时,人口政策的作用亦不可小觑。人口变动给经济、科技、社会、资源、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带来三四十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上升,依赖型人口占比下降,这个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在改革开放年代转化为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与此同时,作者也指出了人口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如独生子女政策使出生性别比升高的风险增加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总结的教训。

  2.将人口政策置于人口发展战略框架中来认识

  要对当代中国人口政策有客观认识,对未来人口政策选择路径有所把握,须将人口政策置于人口发展战略框架之下,及时调整与发展战略不相适应的人口政策。人口政策之所以存在争论,就政策论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将人口政策纳入人口发展战略之中,按照“三步走”战略框架要求配置相应的人口政策:第一步以控制人口数量为重点,兼顾提升人口素质和调整人口结构。第二步以全面提升人口素质为重点,兼顾控制人口数量和调整人口结构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第三步实施全方位的适度人口发展战略,即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是合理和适度的,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是适度和可持续的。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人口政策逐步加重了对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考察,这是制定未来人口政策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大国之策》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人口政策及其演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和总结,高度概括了新中国人口政策变迁的历史进程和特征,总结出有启发意义的经验认识。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深厚的理论素养,还可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人口政策的持续关注和对中国人口问题及解决方案的不懈探索精神。《大国之策》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人口政策做出了客观评价,既是当代人口政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也为今后人口政策进一步调整提供了诸多借鉴。

  [作者简介]王跃生,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300350;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100028。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5期,注释从略,引用请参考原文。

    1. 实事求是:党的思想史研究之魂
    2. 实事求是的楷模 永远学习的榜样
    3. 中国改革对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运用与发展
    4. 陈云同志是实事求是的典范
    5. 张全景:陈云同志是实事求是的典范
    6. 陈云论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7. 在历史著述上应坚持陈云的不"加"不"减"
    8. 刘大年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思想与实践
    9. 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在思想领域拨乱反正的经验及启示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理论及实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