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参考消息》 >> 细微处见变化
中国掀起建筑住宅热
发布时间: 2009-06-10    作者:    来源:《参考消息》 1981-10-26
  字体:(     ) 关闭窗口

  说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农民收入直线上升,因而纷纷盖新房;不过毁坏良田现象也很突出【《日本经济新闻》十月二十六日通讯】题:中国掀起了建筑住宅热(记者藤村幸义发自北京) 

  在中国,以农村和城市郊区为中心,现在掀起了建设住宅的热潮。尤其在农村,由于近一两年政府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实行允许农民富裕的生产责任制,农民的收入直线上升,生活富裕并有了余钱,他们的注意力正从迅速转向的方面。在盖房多的地方,近几年里,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农民搬进了新房。不过毁坏良田和干部利用特权随意建房等过头和违法行为也很突出。 

  九月下旬,我用约一周的时间,走访了南京、常州和无锡等长江下游的农村地区,多次看到了建设住宅的现场。 

  在沙洲这个很平常的地区看到的是砖瓦结构的漂亮的二层楼。我询问了正在砌砖的瓦工,他告诉我,建筑面积二百平方米的住宅,需要建筑费一万元。这是六口之家的极普通的社员住宅。在这一带的人民公社,自从实施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民的收入飞速增加,出现了一家总收入一年达到六千到七千元的地方。象这样的富裕农户,两三年盖一栋房子的费用是完全能够攒出来的。 

  在靠近无锡的江阴县华西大队,大队带头促进了社员的住宅建设。这个大队平均每人收入(去年)一年是六百元。与一九七八年相比,增加近三倍,在这个地区以有钱大队而闻名。 

  但是过分增加收入也会产生问题。例如商品供不应求,社员经济上的差距扩大等。因此这个大队决定把剩余资金重点用在改善住宅上。设计和建设由大队统一搞。分给社员的每套房子作价三千五百元,但是个人只出九百元就可以了。 

  据新华社报道,一九七八年到一九八年,中国农村总计建了九亿平方米的住宅,一千五百万户搬进了新居。 

  但是在建设住宅热的背后,也出现了各种问题。 

  其一是毫不在乎地毁掉良田。由于人口增加等原因,中国平均每人的耕地面积一九五七年是二点五九亩,到一九七七年减少到一点五七亩,减少约百分之四十。从一九七八年以后,由于毁坏良田,耕地更加减少了。华南地区某省由于耕地减少非常严重,对其原因作了调查,结果是因为土地的百分之四十多用于建设住宅了。 

  中国一共有几百万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一年占用一亩耕地盖房子,在全国,就达几百万亩,十年就达几千万亩。 

  另一方面,在城市居民的住宅建设也是迫在眉睫的课题。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为城市居民建设和提供了三百六十万套住宅。但是现在城市居民平均每人的居住面积仅是三点八六平方米。 

  国家城建总局负责人说:我们的目标是,到一九八五年,把每人平均居住面积提高到五平方米。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