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参考消息》 >> 细微处见变化
香港《信报》评论《中国抗洪德政》
发布时间: 2009-06-10    作者:    来源:《参考消息》 1981-07-21
  字体:(     ) 关闭窗口

  说这次四川空前大水灾如发生在旧中国,死亡人数可能以百万计。这次灾情大为减少,是中共的重大功绩,也是解放军在和平时期的重大贡献 

  【香港《信报》七月二十一日评论】题:中国抗洪德政 

  中共建国以来最值得称颂的成就之一是水利建设。这次四川省空前大水灾,如果发生在旧中国,死亡人数可能以百万计。翻查资料,一九三一年黄河决 

  堤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三百七十万。这种惨象在现代中国大概不会再发生了。 

  在三十多年前,每一次长江洪峰都是在毫无阻挡之下,一泻千里,直至下游江苏省的北部地区也泛滥成灾,因此在习惯上称为苏北的这个地区长期贫瘠,长江上游出现洪峰,下游人民就要逃难。 

  现在长江流域普遍建立了各种各样水利工程,上自现代化的大水坝,下至以公社为单位开凿的灌溉引水道和蓄水库,使洪峰经过中游以后已经减弱,近年来苏北地区已发展成富庶的农业和轻工业区。 

  虽然这股洪峰的高度前所未有,但下游地区——中国最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灾情相信不会太严重。这不仅是因为整个长江流域有蜘蛛网般的水利工程,而且中共还建立了一套相当有效的防洪体制,政府有计划地组织低洼地区的人民撤退,各省都有整师军队投入抗洪战斗,使灾难的程度大为减轻。 

  长江上一次的大洪峰是在一九五年,当时是在满清腐败统治的末期,既没有水利工程,又没有防洪措施,甚至连死亡人数也无法统计,只能约略估计死亡数十万人 

  上周的洪峰比一九五年更高,而死亡数字相对地大为减少,这是中共的重大功绩,也是解放军在和平时期的重大贡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