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参考消息》 >> 恢复高考制度
外电普遍注意我公布高等学校新的招生制度
发布时间: 2009-06-15    作者:    来源:《参考消息》 1977-10-21
  字体:(     ) 关闭窗口
   【共同社北京十月二十一日电】(记者:福原)题:宣布大学招生方法改革
  
二十一日正式宣布了大学生招收方法的改革。这个改革将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支柱。
  
北京电台二十一日早晨发表了教育部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大学招生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改革意见,其内容包括恢复直接招收高中毕业生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一度停止招收大学生;恢复招生以后,本着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中学毕业后到农村或工厂劳动两年以上并由所在单位推荐,成了一项条件。但是,这种制度成了大学生水平降低的原因,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批评;《人民日报》二十一日披露了这样一个情况:周恩来总理在一九七二年作了要恢复从中学直接招生的指示。但是,在一九七四年,四人帮把在大学入学考试时交白卷的张铁生吹捧为教育批判的英雄,于是再度引起混乱,周总理的指示没有得到贯彻。
  
打倒了四人帮,华国锋政权争取天下大治,提出了在本世纪内建设一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以后,经过将近一年的讨论,终于确定了新的制度。
  
据说,以这次改革为前提,在各所中学里,紧张的应考学习正在恢复。看来,从明年开始,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一定会迅速地提高。
  
从加紧提高大学水平这个全国性的强烈要求来看,很明显,中国应届毕业生将成为主力。大概可以说,中国的教育一面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巨大试验、经验教训,一面明确地转入了新的正常化的阶段。
  
【路透社北京十月二十一日电】(记者:克里斯托弗·普里切特)中国今天许诺它的年轻人,智力将是进大学的关键,有些学生可以直接从中学上大学,而不用先去农村劳动两年。
  
新华社报道了九月间就这个问题举行的一次全国会议决定的关于大学招生的新政策。会议还宣布必须恢复入学考试和提高毕业生的水平。
  
自从文化革命后,这个国家的大学优先录取工人和农民,而中学毕业生先要到农村去劳动两年。
  
学习成绩差的年轻人进入大学和取消考试,使水平大大下降,这是领导人目前正在设法扭转的。
  
【安莎社北京十月二十一日电】据今天这里报道,中国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议决定对国家的教学制度进行重大改革,规定了一些同文化革命十年期间实行的标准比起来较为正统的标准。
  
这次由教育部主持的会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修改大学的规章,以期根据国家的迫切需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有两项关键性的改革措施,一是取消了关于中学毕业生必须到农村或者工厂参加两年体力劳动后才能进大学的规定,二是规定了入学考试制度,以便在考生的政治状况和健康状况之外考查其文化程度。
  
据可靠人士说,在将近一千万考生中间,预料各大学只能录取约二十万人,所以要求考生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这句话是文化革命前用来鼓励考生的,要考生记住一切工作都是光荣的,要作录取和落选的两手准备。
  
【美联社东京十月二十一日电】中国全国高等学校招生会议建议招收各方面的青年上大学,作为实现工业大跃进的一部分。
  
会议给成千上万已经下乡的城市知识青年带来了希望,使他们有机会参加入学考试。
  
由于中国领导人现在开始执行在本世纪末以前使中国成为第一流的工业国的计划,他们坦率地承认执行这项计划的训练有素的人奇缺。
  
【共同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题:为培养科学人才而创办研究生院
  
加紧克服科学技术落后状态的中国,成立了相当于我国的理科大学研究院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开始了培养科学研究专门人才的工作。《人民日报》二十日在头版刊登这个消息,并且号召不仅大学而且各单位都要积极地推荐人才,为研究生院的发展而进行合作,表明了对于新制度的强烈关心和期望。
  
这是对文化大革命以后停止执行的研究生制度加以改进以后重新创立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