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80
正确掌握标准选好优秀中青年干部
发布时间: 2010-06-21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6-21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正确掌握标准选好优秀中青年干部

  日期:1980.10.12

  版次:1

  专栏:社论

  正确掌握标准选好优秀中青年干部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认真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进各级政府的工作,老同志的责任更为重大,提拔锐意改革的优秀中青年干部也显得更为迫切。现在,一方面是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人才;另一方面是许多政治本质很好、思想路线端正、有一定专业知识、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优秀中青年干部,没有被发现和提拔上来。我们当然要加紧培养人才,但是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善于发现、提拔以至破格提拔德才兼备的中青年优秀干部,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

  选拔干部,我们党一贯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在现阶段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的标准是: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坚决执行党的路线;二、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组织领导才能;三、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这三条标准,是党中央根据国家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各级领导成员普遍老化和文化科技知识偏低的客观情况提出来的,是为了保持党和政府正确领导的连续性、稳定性提出来的。离开这些标准,难以正确地考察和识别干部,不可能把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的优秀人才发现和选拔出来。

  我们要掌握上述三条标准的精神实质,正确加以运用,才能做到知人善任。第一条标准是考察干部的思想政治路线端正不端正。考察干部,要重现在,重要的是考察粉碎“四人帮”以来的现实表现。特别要从实际行动看干部是不是真心实意地拥护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我们应该历史地、全面地看待干部,对干部的错误要具体分析。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那样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更要具体分析。要区分一般错误和严重错误,还要区分认识了错误还是坚持错误。对于那些跟随林彪、江青一伙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绝对不能提到重要岗位上来,一个也不能提上来,已经提上来的,必须坚决撤下来。如果不提高警惕,让他们占据领导岗位,重新耍两面派,扎根串连,隐蔽下来,即使是少数人,也可能给我们带来无法预料的祸害。第二条标准是考察干部有没有真才实学,懂不懂业务,懂不懂经营管理,懂不懂科学技术,具备不具备一定的组织领导才能。我们选拔干部,一定要注意文化,要从大专、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但不能光看学历,重要的是看实际工作能力。对刻苦自学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对有实践经验能刻苦学习的工农兵干部要同样选拔。第三条标准是说选拔干部要年轻一些,身体好,能够胜任繁重的工作任务,能够带头艰苦奋斗。当然,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的工作性质、任务和条件不一样,对干部年龄的要求不能绝对化。有的同志政治、业务很强,精力充沛,能坚持工作,只是大了几岁,该提拔的还是应当提拔。总之,要把三条标准统一运用于不同的选拔对象,不可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条。应当看到,干部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作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千万不能简单从事。有些同志认为,干部还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好。这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决不能象十年浩劫时那样,用“坐火箭”的办法提拔干部。干部要顺着台阶上,就是要让干部有一个深入群众、熟悉专业、积累经验和经受考验的过程。过去我们对台阶的理解仅仅限于现行党政干部中区、县、地、省各级,而忽视各行各业不同的台阶、不同的职务和职称。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台阶的旧观念,制定各个行业提升干部、使用人才的新要求、新方法。将来很多职务、职称,只要考试合格,就应当录用。这就需要创造一些适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台阶,以利于大胆破格提拔优秀人才。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把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上来,快点提拔上来。当然,提拔干部不能太急,太慢了也要耽误现代化的大事。对于特别优秀的中青年干部,要给他们搭个轻便的梯子,使他们能够越级上来。这次党中央提出减少兼职过多、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目的之一,是为了给中青年同志腾出台阶,以利于中青年干部的成长。要选拔好优秀中青年干部,必须扩大视野,打破只从党政干部中找人才,只从周围的、熟悉的干部中找人才的框框,尤其不能搞亲亲疏疏。如果搞亲亲疏疏,亲朋故旧皆为好,其余无人可称心,必然是所亲则饰其所短,短处也成了长处,使庸碌无为之辈,受到欣赏、提拔;所疏则削其所长,再好也无一是处,必使才俊贤能之士被压制、埋没。搞亲亲疏疏必然是找“听话的”。唯唯诺诺,无所作为,被认为是“谦虚谨慎”、“忠厚老实”;有知识、有创见、不随声附和、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则被指责为“骄傲自大”、“目无领导”。搞亲亲疏疏,搞小圈子,选拔不了优秀中青年干部,被提拔的往往是老同事、老部下、同乡、亲友。由于选拔干部不是根据党的标准,而是出于某种关系,被选拔者的荣辱得失完全取决于个别领导者,因此,他们对领导者很容易唯命是从,感恩戴德。这样,就把干部的上下级关系,实际上变成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盛行的就是这一套。这种做法也影响了我们的一些同志,至今遗毒尚未肃清。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搞人身依附关系,严格按党的原则办事,搞“五湖四海“,出以公心,为着党的事业,搞好选拔工作。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选得准不准,关系四化的成败,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不能由少数人关起门来做,不能搞神秘化,也不能从个人的印象、好恶和恩怨出发,应该上下结合,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在选拔时,各级领导要通过对干部的考察,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应该发动群众对选拔对象进行充分的议论,把领导和群众的意见综合起来考虑,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决断。要把一个人从政治上看透,不容易;要把一个人的能力看透,培养前途看透,也不容易。现在,党中央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在政治和工作能力两方面都有比较具体的要求。经过十多年的考验,中青年同志的政治面貌和工作能力,领导和群众基本上都是清楚的。老同志还在,采取从上看和从下看相结合的办法,是应当可以选好选准的。目前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发现一个优秀干部并准备提拔任用的时候,常常有人写信告状,说这个同志有多少“严重问题”。其实不少是枝枝节节,有些还不是事实,有的甚至把是非功过颠倒了。为着把人才选准选好,每个同志都有义务和权利向党组织如实反映选拔对象的情况,这是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所必需的。但是,如若出于派性、个人恩怨或嫉贤妒能,随意对一个同志进行挑剔,那就对我们的事业有损了。这种政治生活中的反常现象,必须加以纠正。我们党有许多同志,特别是老同志,在一个符合选拔标准的干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敢于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挺身而出,实事求是地讲公道话。他们的这种精神,在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工作中,很有大力提倡的必要。只要我们充分认识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残余、对待知识分子的左倾思想以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禁锢,我们就能够正确地掌握选拔中青年干部的标准,大胆提拔和放手使用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急需,从组织上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