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80
为发展农业加速培养人才
发布时间: 2010-06-21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6-21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为发展农业加速培养人才

  日期:1980.09.24

  版次:1

  专栏:社论

  为发展农业加速培养人才

  加速培养造就农业管理人才和科学技术人才,是当前摆在农业工作面前最突出、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建国以后,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到60年代初,我国农业科学蒸蒸日上,有了一批世界第一流的农业科学专家,有些农业科技成果居于世界前列。十年浩劫,农业科教事业惨遭破坏,农业科技人员大量转业改行,外流失散;农业院校濒临崩溃边缘。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把我国农业科教事业拉向后退,耽误了整整一代人才的教育成长,造成目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严重局面。

  为了加快发展我国农业,需要造就一支农业科技队伍。每个公社应当有一定数量的农业大专生和中专生,每个大队应当有几个农业技术骨干,才能适应科学种田和农业现代化的起码需要。但是,现在我国平均十个公社才有一名大专生,两个公社只有一个多中专生,全国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只有37名科技人员,每万亩耕地不足两名。在领导农业工作的各级干部中,科技力量也很薄弱。据粗略调查,在各省、地、县主管农业工作的领导干部中,学过专业的只占36%。这是造成多年来领导上“瞎指挥”和“一刀切”的一个重要原因。

  百年树人,刻不容缓。我们要尽快地扎扎实实地把农业教育恢复发展起来。要从实际出发,广开学路,改革教育制度,实行正规教育与业余教育两条腿走路的作法。积极办好现有的高、中等农业院校,特别是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院校,是快出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农业院校的恢复调整,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各级党政领导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学校克服困难,加快恢复、调整的步伐。要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以这些院校为骨干,把整个农业教育带动起来;再后10年,达到我国农业教育事业的大发展。这是关系农业全局的大事。

  大力搞好在职农业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是迅速改变当前干部结构不合理,实现干部队伍知识化、专业化的一个切实可行、见效较快的好办法。60年代以后,我们没有把50年代开始的组织国家干部学科学、学管理、学业务、学文化这件大事坚持下来,没有分期分批地把一些参加革命较早的干部送进大学深造成为红色专家,是一个很大的失策。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潜力很大,有利条件很多。依托高等农业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办培训班,是个好经验,不要很多投资就能较快地办起来。一年多来,全国农业系统采取多种形式办培训班,已培训县以上农业领导干部一万三千多人,约占同级干部总数的19%。许多领导干部经过学习,提高了运用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领导农业生产的能力。今后要坚持每年培训一批,把现有的有实践经验的干部普遍轮训一次。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从现有中、青年干部中,选拔一些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熟悉农业专业知识的人才到领导岗位上来。我们还要全面开展对广大农业干部、职工的业余科技教育,也要积极筹办长期农业干部学校或长期培训班,选送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干部,使他们通过两三年的系统教育,在一定专业方面达到大专毕业水平,为培养又红又专的各级农业领导干部准备更充裕的后备力量。

  广泛开展农民技术训练,普遍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加快发展农业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强,科技成果必须同各地农民创造性的劳动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效益。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农民学会使用越来越多的农机具、化肥、农药和良种,掌握经营管理知识和生产技能。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条件和不同需要,分别举办各种形式的训练班和学校。要特别注意对青年农民的教育,为那些中、小学毕业的农村青年创造更多的继续学习科学技术的机会。目前,各地试办农业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全国每个省区挑选一个县试办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三结合中心,等等,都取得了好经验。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扎扎实实地造就大批农民科学家和技术能手,大大提高一个县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为了加速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还要解决一些政策问题、认识问题和具体的实际困难问题。教育是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是关系全局的大事,各行各业都要为教育出力,在经费的分配上尽可能为教育让些路。在国家的投资中,宁肯少办和缓办一些其它事,也要为教育多挤出一些经费来。省、地、县都要用这种“挤”的办法,尽力为农业教育多筹集些资金,尽快改变不重视农业教育的状况。现在的情况是,人们在口头上都说这件事很重要,可是分配经费时常常不那么重要了。有的人在别的方面浪费大量钱财不心疼,在花钱培养人才的问题上却很心疼。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智力投资”是最经济、最重要的投资。实际上,只要解决了认识问题,财政再困难,教育经费总是能够挤得出来的。现在有些地方的领导同志较有远见,“挤”出经费办农业教育,已经开始收到实效了。

  能不能真正做到加速培养人才,最终要看广大群众有没有学科学、学文化的很高积极性。当前有些干部、群众不愿学科学、学文化,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甚至认为学了吃亏,不如及早参加劳动可以多得收入。在农村,50年代、60年代本来已经大大减少了的文盲,70年代又多了,青年一代的新文盲也在增加。责任不在群众,主要是十年浩劫造成的恶果,也反映了我们工作上存在问题。要发挥政策的威力,用政策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村青年学科学、学文化的积极性。要对参加学习的人给以鼓励,包括物质上的鼓励,把参加学习同学习者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对经过学习成为农业技术骨干的人,在待遇上要同学习前有所不同,要比同样情况下不学习的人高一些。有的县对公社以下农民技术员授以技术职称,也是好办法。总之各级领导要重视这个问题,多想办法,把广大群众、干部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中国人是聪明的,是勤奋好学的。广大人民极其痛恨林彪、“四人帮“对科学教育事业的破坏,迫切要求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这是我们加速培养造就人才的一个很大的优势。现在党中央十分重视教育工作,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要全党重视,把方针、政策搞对头,大家都来支持农业教育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争分夺秒,通过五年、十年的共同努力,农业战线必将出现人才辈出的局面,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事业必能加快向前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