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59
土洋并举,加快农业技术改造
发布时间: 2010-05-25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5-25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土洋并举,加快农业技术改造

  日期:1959.12.08

  版次:1

  专栏:社论

  土洋并举,加快农业技术改造

  今天本报一版发表了全国产麦区推广山西省“太谷号”小麦收割机;江西制造成功五九型水稻插秧机;上海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初步试制和革新二十多种农业机械,以及重庆袁永明领导的青年养猪队实现养猪工具机械化等消息。所有这些,虽然只不过是全国农业工具改革无数事实中的几个例子。应该说,它们代表着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改造的方向,对于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有着令人鼓舞的重要意义。

  人民公社化的实现,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使农业的发展进一步地适应于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并且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95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现在由于经济的发展,日益明显地提出一个重大的问题。这就是,无论是国家建设或是人民生活都要求农业生产迅速增长,而农业生产所占用的劳动力,却不可能相应的增加。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针,毛泽东同志早在1955年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通通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人民公社普遍建立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建立了初步基础,这一切表明,我们已经有可能在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的速度,积极地和逐步地实现农业的技术改造,把我国的农业生产,从主要地使用手工工具进行劳动改变为机械化生产。这不仅是农业本身以及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继续跃进的迫切要求。根据1958年在黑龙江的调查,使用农业机械的生产单位,每个劳动力一年生产粮食二万二千斤,商品率达到75%;使用新式畜力工具的,一年生产一万四千斤粮食,商品率为50%;仍旧使用旧式农具的,一年只生产八千斤粮食,商品率为40%。由此可见,农业的技术改造,是推动我国农业生产飞跃发展的重要关键。

  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现在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决定了我国农业技术改造有可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它可以统一地规划技术改造的工作,它有着比农业生产合作社规模更大的群众力量和物质条件,有着日益发展的社办事业,这一切都有利于农业的技术改造。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建成,工业支援农业的力量大大加强了。特别是1958年以来的工业大跃进,全国各地普遍地举办起中小型的简易的企业,它们同大型企业一起,成为支援农业生产的极其雄厚的力量。有了这样好的条件,不仅可以实现而且可以加快实现农业技术改造。

  如何实现农业技术改造呢?从目前情况来看,农业技术改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一个是改良农具,实现半机械化。实现农业机械化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为只有机械化以后,农业才能同工业一样高速度地前进。因此,实现机械化的步子只能加快,不能放慢。党中央正是这样做的,已经计划在今后几年内加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援,尽可能加快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但是,党中央同时也指出,必须按照国家工业的基础和国民经济的水平,逐步实现。这就是说,农业技术改造必须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点到面,由易到难。先从吃力费工、季节性最强、增产最显著的作业开始,逐步达到多项作业机械化;先从有把握的、较成熟的机械开始,排灌、小麦收割、稻麦脱粒、运输、整地、播种、加工等作业尽先机械化,并且积极地创造当前还没有的机械来解决不易机械化的作业项目;先从作业项目多、机具利用率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显著的地区开始,再及一般地区。当前农业技术改造必须把现代化机械和改良半机械化农具结合起来,一面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机械化,另一面要努力改良现有农具;制造、推广新式农具,同时做好旧式农具的修理工作。在最近几年内,还应当实行土洋并举、以土法即简易的为主的方针。这就是:洋处着眼,土处着手,由土到洋,土洋结合。洋处着眼是:要根本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必须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来武装农业。因此,要尽快地实现农业机械化。但是现在国家还不能为农业提供很多的农业机械,农业发展的速度又必须尽可能加快,解决这个矛盾,就要从土处着手,改革现有工具,制造土工具、土机械。许多地方的材料证明,改革工具以后,劳动效率也能够提高好几倍。河南郸城县创造的快速转马式水车,比解放式水车提高工效三倍多。荥阳县白寨生产队创造的水力八管自动水车,比解放式水车提高工效几十倍。安徽省1958年全省水利建设需要完成的土方工程,按开工初期平均每人每天一方半计算,需要三十八亿个劳动日;由于大闹工具改革,劳动效率提高两倍以上,只用十二亿劳动日完成了任务。这些成就清楚地说明了土处着手的正确。在工具改革过程中,许多土工具发展成了洋工具,许多土机械发展成了洋机械。据农业部10月底的统计,全国创造、改良和推广的工具共有一亿七千三百多万件,其中有耕地工具、播种工具、收割工具、脱粒工具、积肥造肥工具、排灌工具、水利施工工具、加工工具、运输工具。从这个数字中可以看出,广大群众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以极大的热情创造了各种各样工具。据农业部门的调查研究,其中有许多是科学水平较高的先进工具,例如综合架耕犁、水稻插秧机、单畜小麦收割机、稻麦两用脱粒机、玉米定向播种器等等。这些工具,对于保证今年农业在特大自然灾害袭击下仍旧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

  工具改革能否搞得好,关键在于作好深入的思想工作。要使人们了解工具改革对于农业继续跃进,对于改变社会经济面貌以及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党组织要坚定地热情地支持广大群众改革工具的倡议和试验,同时也要随时注意和批判各种妨碍工具改革的错误思想。少数有右倾思想的人曾经说什么“工具改革劳民伤财“、“工具改革得不偿失”。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攻击我们工具改革“劳民伤财”,“得不偿失”,这真是瞪着眼睛扯谎。江西紫云山水库,在大搞工具改革以后,工效提高十倍,工期缩短一年,用修建一个水库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两个水库;这个水库周围的五十万亩土地可以提前一年受益,增产粮食三千万斤。请问这是劳民伤财,还是为民增财?这是得不偿失,还是有得无失。也有一些不切实际的人,眼睛只望着机械化,看不起工具改革,认为现在提倡改革土工具、创造土机械,是“老保守”、“老落后”。大搞工具改革,是不是老保守老落后?应该说坐等机械化,而不去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土法上马,为机械化开辟道路,那才是真正落在生产的发展和群众的要求后边。

  为了工具改革运动不断地巩固和发展,需要加强工具改革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每省、每县都要争取设立一个规模大小不等而又各具特点的农具研究所,集中一些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木匠、铁匠,搜集本省本县和其他地区的各种比较先进的工具,多方比较,不断试验,取长补短,定型推广。

  当前农村正在掀起一个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生产高潮。工具改革,必须直接为今冬明春的生产高潮服务,大搞水利施工工具、积肥造肥工具、农副产品加工工具、运输工具和冬季田间管理工具。只有密切结合当前生产,才能形成轰轰烈烈群众性的工具改革运动。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