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抗美援朝专题 >>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人物资料 >> 服务人物
李永发起的超轴运动——“毛泽东号”带头掀起爱国生产运动
发布时间: 2010-07-23    作者:陈迹    来源:人民日报 1950-12-06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李永发起的超轴运动——“毛泽东号”带头掀起爱国生产运动

  作者:陈迹

  日期:1950.12.06

  版次:2

  正文: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光荣的“毛泽东号”机车司机长李永天天在琢磨着一件事:怎样以实际行动支援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部队?他下班后,就找工友们谈:“各民主党派的联合宣言代表了咱们的意志,咱们要坚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一个座谈会上,他和“毛泽东号”乘务员写下了决心书,向上级要求:“志愿到朝鲜去,做运输工作。”他把志愿书交给了上级,请求上级批准他们到朝鲜去参战。后来他又想:“没到朝鲜去以前,怎么办呢?”他看到冬季运输繁忙,车辆不足,人手不够,又听到滕代远部长要求全国铁路员工提前完成一九五○年任务,于是他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设法使机车‘多拉快跑’,增强国家的运输力量,也就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十月二十一日,天津铁路管理局举行电话会议,李永提出了“超轴”的口号,当时得到了行政上热烈的赞成。

  “超轴”就是要让机车多拉快跑,提高运输效能。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冬季天寒地冻,轴容易凝,不易增加牵引力量。如果机车质量不好,乘务员不负责、技能差,那就不仅不能“超轴”,而且还满不了轴。过去有些机车经常欠轴,大量地浪费牵引力。今年四月份全国铁路欠轴竟达百分之二十五,损害国家物力的现象是很严重的。“超轴”工作如果作得好,不仅能在目前冬运繁忙的情况下,能够提前完成运输任务,而且可以节省机车,缩短车辆周转率,大大节省国家资财。李永拿这些事实,在丰台反复向工友们解释,用算账的方式说明这个办法的好处:“一台机车如果只多拉三百吨,天津局有几百台机车,全国有几千台机车,那么该多拉多少吨!多拉了吨数,既能节省机车和煤、油,而且也能省人力,这对国家该有多大的好处!”

  李永把“超轴”的道理,给员工们讲清楚了,他觉得还不行,要搞好一个新运动,决不是几句话能解决问题的,也不光有乘务员干就成,“超轴”得依靠车、机、工、电、检各部门同心协力一起干才成。于是他就去找其他工友商量,他和丰台机务段“一九三九号”机车司机长张祖耀、“中苏友好号”机车司机长许鸣九谈了好久,再三地问他们:“对这个建议有啥意见?怎个办?”他们回答:“好极了!咱们拥护你这个建议!”李永又请他们向全段的包乘组的工友们征求意见,他们询问了二三十台机车的工友,大伙都表示:“老英雄提得对。”李永听了大家的意见,心里有了底,但是他又想:“乘务员的意见一致了,这还不成,得问问别的部门的意见怎么样。”李永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几次跑到工厂去,诚恳地征询大家的意见说:“咱们搞机车的,没有你们修好机车,那不用说‘超轴’,就连‘开动’也垮啦。咱们想搞‘超轴’,非得大家共同作不可!”“毛泽东号”的乘务员时时刻刻细心检查机车零件,很好地注意上油,保持机车良好状态,以免包修组虽以修理;并且碰到什么困难,他们就虚心的请教包修组,从不骄傲。在出乘当中,发现怎样的毛病,就详细地告诉包修组,帮助包修组检查这些毛病。有一次,“毛泽东号”机车不好烧汽,乘务员很着急,包修组工友听了,马上就来到机车上,跟着乘务员跑车,遂发现不好烧汽的原因,及时修好。由于他们这样互相帮助和学习,经过包修组修理的“毛泽东号”,从未反工,从未发生意外的故障。 

    1. 深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2. 继续扩大与深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3. 北京市各界妇女 成立抗美援朝机构
    4. 孩子的心 ——抗美援朝运动中南京少年儿童献铁记
    5. 社会科学五研究会等 拥护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