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思想史
以高度的党性自觉改文风
发布时间: 2013-05-07    作者:    来源:新华网 2013-05-07
  字体:(     ) 关闭窗口
  党性原则内涵于文章的思想观点,外形于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是马克思主义优良文风的内在要求。文风体现着对事业的态度、对人民的感情,也体现着推动工作的才智、能力和水平。一切不良文风,都是同党的性质和宗旨、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格格不入的。改文风应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处理好改与守、应与引、形与魂、破与立的关系。
  文风是学风、党风的体现。改文风,改的是思想、是世界观。不良文风的流行,容易使党的性质宗旨变味甚至变色。改文风,就是要清除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滋生传播的温床和工具。因此,必须以高度的党性自觉改文风,永葆党的政治本色。
  改文风的要义是增强党性
  文风是党性的具体体现,党性是贯穿马克思主义文风的灵魂和风骨。党性原则内涵于文章的思想观点,外形于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是马克思主义优良文风的内在要求。
  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文章的风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事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因而从来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毛泽东同志说:“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正所谓“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鲜明的政治立场,便是文章的风骨。改文风,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把我们的“主义”讲得更真,把党的声音放得更大,把时代主旋律唱得更响,把理想信仰的风帆扬得更高,从而把亿万人民群众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实事求是是贯穿始终的灵魂。文章合为时而著,文件合为事而发。改文风,最根本的是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讲真话、报实情,既是做人干事的基本原则,也是党性修养的起码要求。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并不容易,既要有坚定的党性,又要有务实的作风。改文风,就是要改掉“假、大、空”,一切从客观实际而不是从本本或者个人主观臆断出发来决定说什么、怎么说,这样才能形成务实、充实、平实的好文风。
  人民利益至上是永不移易的价值追求。优良文风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为公还是为私、为民还是为己,是改文风需要首先解决的世界观和立场问题。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同志批判“党八股”文风“简直是老鸦声调,却偏要向人民群众哇哇地叫”。我们的一切文章、讲话,一切宣传工作,都是为了“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宣传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让群众了解和掌握。讲话、作文之前,先为自己的功名利禄打算,对上曲意逢迎,对下颐指气使,如此怎能服众?文风贴群众利益越近,群众的心离我们党员干部也就越近。如果不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也就不会把这样的讲话、文章当回事。改文风,就是要改掉官僚主义、个人主义在文风中的一切表现形式,就是要使我们党的一切宣传工具、表达工具都能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示我们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公仆情怀。
  民族优秀文化是流淌其中的血脉。文风问题也是文化问题,是具有民族性的,需要民族优秀文化的浸润。倡导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风,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这是增强党性修养的内功,也是文思奔涌的源泉。作为党员干部,为文有“四气”不可或缺:科学理论之元气,工作实践之底气,民族精神之豪气,党性修养之正气。在文风问题上,绝不能搞历史虚无主义。虚无了民族文化的东西,是对历史的割断,也是改文风的歧途。
  改文风需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文风体现着对事业的态度、对人民的感情,也体现着推动工作的才智、能力和水平。一切不良文风,都是同党的性质和宗旨、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格格不入的。改文风应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改与守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文风既具有科学性、时代性,需要求新、求变;又具有党性、人民性,必须持之以恒、坚守不移。改文风,改的是不符合党和人民利益、不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的不良文风;守的是党的优良文风的好传统。党长期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不能丢,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新闻的原则不能有丝毫动摇。改文风,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应与引的关系。改文风,无疑要应时、应事、应人、应境。面对社会转型期多利益诉求、多社会思潮、多媒体交织、多表达途径、多舆论热点的“多元化”舆论生态,面对人民群众多样化、分众化、个性化的舆论需求,我们从文风上应主动适应。然而,适应是为更好地引导,而不是一味迎合。越是思想观念多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越要争主动、占主导、唱主调;越是多媒体交织、多利益主体争相发声,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就越要发声、发大声、发出中国好声音。尤其是面对同一事件的多种说法,面对舆论的“习惯性质疑”,主流媒体更不能失语、迟语、妄语,而应善于回应、善于解疑、善聚共识。面对各种社会思潮,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守土有责。改文风,要使主心骨立得更稳、更直、更硬,绝不能患“软骨病”。
  形与魂的关系。为文应随思随情赋形,因物因事赋形,不能只有一个漂亮的躯壳。思想是文章、讲话的灵魂和统帅,如果思想苍白无力,无论外在形式多么华美,也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改文风,要改语言表达形式,但第一位的是改思想内容。欲求文之气贯长虹、引人入胜,必先有思想的深邃与厚重。“假、长、空”的要害在于脱离实际、言之无物、思想肤浅,读之无味无用。言多言少的价值取决于是否应时、当事、管用。长而新意迭出,不厌其长;短而字字珠玑,不觉其短。倘若长而无思、无情、无当,老百姓自然弃之如敝屣。求真务实著文章,鸿篇袖章总相宜。为文的关键在于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在于使形魂一体、相得益彰。
  破与立的关系。有道是不破不立、不贬不扬、不揭不治。改文风,就要增强问题意识,改掉陈规陋习,树立文苑新风尚。破旧是为立新,揭短是为扬长,发现问题是为解决问题。为质疑而质疑,甚至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只讲支流不讲主流,就有昧良心、有违正义、有悖于党性。只有怀着务实、积极、负责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弘扬既具批判性又具建设性的好文风,才能凝聚社会发展正能量。(成其圣 作者为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 曹 琰:增强“四个意识”,做党性纯粹的干部
    2. 把握规律 淬炼党性 引领导向
    3. 党性强不强,关键看担当
    4. 赞美平凡岗位的党性光辉
    5. 坚定信念讲党性 忠于职守敢担当
    6. 党性修炼,是党员一辈子的事
    7. 论中国共产党的党性系统
    8. 机关党员锤炼党性必须警惕四个思想误区
    9. 坚持不断锤炼党性
    10. 讲党性 不任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