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 世纪 50 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不但没有造成社会生产力的下降和经济的滑坡,而且中国经济在这段时间得到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没有认识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在所有制问题上搞单一的公有制,在分配方式上可以在保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存在。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一些人发出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实际上,当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之时,人们还不知道社会主义应当允许搞多种所有制,应当允许多种分配方式,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更没有认识到即使通过所有制的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样的社会主义还只是初级阶段。在总结历史经验时,我们不能苛责前人,而应将有关人与事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
全文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