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法制建设史
发挥软法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10-07-30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7-30
  字体:(     ) 关闭窗口

  软法是与硬法相对而言的,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政治惯例、社会惯例等。软法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约束力,但具有重要的社会规范作用。同硬法通过国家强制力规范人们行为、调整社会关系不同,软法通过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软规制来实现社会治理的目的。在现代社会中,软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适应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为人们参与民主协商提供规范机制。发展民主政治的一条基本途径,是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产生政府。人民通过行使选举权将自己的意志传送给人民代表机关;人民代表机关通过立法将人民的意志传送给政府;政府通过执法治理社会。这是硬法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法治模式。在这种法治模式中,软法所起的作用有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不仅通过行使选举权,也通过有序的政治参与来反映和实现自己的意志;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有序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进行利益博弈。保障这种博弈的有序性和公平性,不仅需要硬法机制提供博弈平台和基本规则,也需要软法机制提供博弈的运作方式、途径(如协商、讨论、审议、辩论)及具体规则。

  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为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提供规范机制。现代市场经济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是全能政府,国家计划是指令性、强制性的,是硬法;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是有限政府,代表机关限制政府权力边界的规则和政府管理相对人、维持社会经济秩序的规则均是命令性、强制性的,是硬法。而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是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虽然也包含有限政府的要素,但更包含有为政府(服务型政府)的要素。这种“有为”基本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权力实现的,而主要是通过非强制性的柔性手段实现的,如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规划、特许经营合同等。这些政府行为的实施,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硬法规范,但主要依靠的是软法机制。

  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为虚拟世界(网络世界)的运作提供规范机制。信息社会既不同于农业社会,也不同于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对法律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工业社会由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关系极为复杂,对法律的需求急剧增加,但这种急剧增加的需求主要是针对硬法而非软法。信息社会则不同,人们从一元世界进入二元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网络世界),现实世界中软法的需求大大增加,而虚拟世界(网络世界)人与人关系的调整以及秩序的维护则更依赖软法。虚拟世界(网络世界)的秩序从一开始即是由软法支撑的,后来国家虽然也为之制定了若干硬法,但其主要或基本规制仍然靠软法。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和谐世界建设提供规范机制。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世界越来越变成“地球村”,人类越来越成为一个大共同体。共同体成员一起生活、相互交往,就必须有公权力、有规则、有法。国际共同体的规则和法不像国家法那样,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而大多是由世界各主权国家或民间组织通过反复协商、谈判而制定或认可,并通过国际共同体成员自我约束、相互约束以及国际舆论约束和各种利益制衡机制保障实现的。很显然,国际共同体的规则和法基本是软法,软法是规范国际共同体成员行为和调整国际共同体成员相互关系的基本机制。

  当然,软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统一、不稳定、缺少刚性等。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该把硬法与软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作者为北京大学公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 新中国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2. 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演进、方法转变与联动机制
    3. 吴超: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探索与创新
    4. 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治理的耦合
    5. 吴超: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的历史变革
    6. 吴超: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经验和路径
    7.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
    8. 洪水背后的社会治理与历史经验
    9.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历史考察及启示
    10.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社会治理思想的历史演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