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江苏南京志愿医疗团
发布时间: 2011-09-22    作者:朱继光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1-06-1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帮助野战医院建立血库

野战医院血库的主要任务是采集各型血液进行库存,并随时准备在指定时间内供给所需血型和数量,以配合治疗。普通医院平时储存的血液通常是放在冰箱内,医疗团在出发前曾考虑到各队需试办血库,携带大量冰箱很不方便,“如在朝鲜小乡镇,也未必有电”,最后“决定不带冰箱”[4]。血库队到达前线后,面临储血库的建设和血源供应问题。血库队克服种种困难,利用东北楼房的地下室来代替冰箱储存血液。夏季地下室温度上升,又自制木质水箱储血[4]。血库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献血团,并订出科学严格的征选标准,增加了每次的献血量,解决了血源供应问题,先后共“采集应用了鲜血140多万CC,救治了3千多名重伤员的性命”[4],又协助其他野战医院建立了6个小型血库,协助朝鲜人民军某后方医院建立1个血库。

(四)协助防疫,粉碎美军细菌战

防疫队工作属于机动性质。第一批和第二批队员主要在长春第一医管局保健科的领导下,到各野战医院巡回协助防疫工作。由于战争环境条件艰苦,前方转来的伤病员都染有虱子,患斑疹伤寒和回归热患者甚多,直接威胁伤病员的健康。因此,防疫队除在前方进行防疫宣传外,还举办了灭虱灭蝇短期训练班,为野战医院培养专业防疫人员,讲授虱子的生活史、危害性、灭虱方法及DDT的使用方法。[11]工作期间,防疫队为6000余人彻底灭虱,同时还开展了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巡回放映电影、幻灯近百场,观众达6万人次”。[3](p.2631952年初,美军不顾国际公法,在朝鲜北方、我国东北和山东半岛散布细菌。由于前两批防疫队积极协助各野战医院建立防疫机构,培训防疫人员,大力进行灭虱灭蝇,订立卫生制度,施行预防接种,有效地控制了斑疹伤寒、回归热、痢疾等传染病的流行,取得了粉碎美军细菌战的胜利。

五)积极参与后方社会政治运动

医疗团虽在前方紧张服务,但仍积极响应后方所开展的社会政治运动。195114月,南京市进行镇压反革命运动,消息传到前线后,医疗团也建立了每周两次政治学习的制度,内容主要为镇压反革命分子和土地改革等,并在医疗团内部查出中统特务一人,经人事局研究批示,“决定立即将其开除”[15],移送有关单位处理。

19516月,南京医药卫生界号召捐献“宁医号”飞机及订立爱国公约时,医疗团于20日召开全体会议,许殿乙号召团员积极响应。魏家祥、许殿乙、朱潮等当场带头捐献了510个月的津贴。全团共捐献约1.08亿元、银元4块及戒指4枚。[4]同时,广大团员还积极自觉订立爱国公约。

医疗团因表现突出,受到前线卫生部门积极肯定。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吴之理通过长春第一医管局致信医疗团团长许殿乙,表示“代表志愿军卫生部向全体同志致敬”,勉励团员“继续努力,以共同完成抗美援朝的神圣任务”。广大伤病员对医疗团也以多种形式表示感谢。除给医疗团寄发大量表扬稿件外,还将其先进事迹编成快板进行演唱、赠送锦旗及其他物品。据统计,医疗团先后共收到锦旗200多面、纪念册800多本及大量书籍、慰问袋、毛巾、慰劳食品等。[12](p.56)医疗团发扬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竭力救护伤员,赢得了中朝军民赞扬与信赖,被誉为“白衣使者”和“最可爱的人”。

三、 

抗美援朝运动期间,医疗团在战伤治疗和医护组织方面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医疗技术水平;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政治面貌发生很大变化。目睹美军侵略失败后,基本肃清了“恐美”情绪,广大医疗团团员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明确了卫生工作服务方向。许多团员回到原工作岗位后,成为优秀骨干,在政治上、业务上积极要求进步,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也推动了后方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思想改造。[12](p.58

南京志愿医疗团的组建也曾因考虑不周密,在短期内给南京市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些问题。首批医疗团团员出发时“占全市各[医卫]单位人员比例很大,故第二、三批交换时,有骑虎难下,无法再抽出交换之困难”[9]。为摆脱困难局面,南京卫生机关动员私人中西医师开业或参加医疗团,同时,调整了医疗团在前线服务的期限和人员数量,这才基本解决了南京市内医务人员紧张的局面。

另外,医疗团在前方服务期间,工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个别团员在业务上“缺乏高度爱伤观念,责任心不强”,存在粗枝大叶的作风,导致发生了一些医疗事故。[5]对此,南京市卫生局在工作总结中表示,医务人员经过几次运动,特别是抗美援朝运动,“对新中国的认识上有所提高”,但在思想改造方面“还存在着严重毛病,三年中,医疗事故或被市民检举批评的信件,据不完全材料共有127件”[16]。医疗团个别队对药品使用和经费开支存在严重浪费现象等。[4]但这些问题很快就被发现,并能及时进行纠正,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1]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283页。

2]《新中国的医务工作者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力量》,《新华日报》195384日,第4版。

3]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南京市档案局(馆)、南京中共党史学会抗美援朝研究分会编《南京抗美援朝运动》,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4]《南京市抗美援朝卫生工作总结》(1954219日),南京市档案馆:5065-1-3

5]《南京医务工作者千二百余人组织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科学通报》1951年第1期。

6]《南京市组成志愿医疗团》,《科学通报》1951年第2期。

7]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京卫生志》上,方志出版社1996年版,第456页。

8]《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局三年来工作总结资料(1952年)》,南京市档案馆:5065-1-8

9]《南京市1951年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组织情况及工作报告》,南京市档案馆:5065-1-3

10]《南京市抗美援朝卫生工作各批各队服务地点时间表》,南京市档案馆:5065-1-3

11]《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四个月工作总结》,南京市档案馆:5065-1-3

12]《南京市卫生事业十年史初稿(19491959)》,第52页,南京市档案馆:5065-1-22

13]《本市医药卫生界赴朝慰问团曾深入前线进行慰问》,《新华日报》1951524日。

14]《医药卫生专家组成技术顾问团为志愿军伤病员服务》,《新华日报》1951825日。

15]《市府卫生局机关关于贯彻新三反斗争的总结(195391日)》,南京市档案馆:5065-1-10

16]《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局三年来工作总结提要(1950年至19529月)》,南京市档案馆:5065-1-8

    1.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春节”拥军优属运动研究——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
    2. 新中国成立初期藏族人民支援抗美援朝史事探析
    3. 一个军医眼中的抗美援朝战争
    4. 根据口述抗美援朝战争史探析志愿军医疗救护相关情况
    5. 朝鲜战争与核武器
    6. 石善涛:近十年来抗美援朝史研究述评
    7. 近十年来抗美援朝史研究述评
    8.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光辉典范
    9. 抗美援朝战争中毛泽东推动的中朝军队联合作战
    10. 李文:抗美援朝与新中国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起步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