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研究
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研究
发布时间: 2010-04-16    作者:李正华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04-16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国务院务虚对改革开放的酝酿 

  国务院务虚会以研究加快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为主题,提出要组织国民经济新的大跃进。围绕这个主题,会议在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地涉及了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对不重视经济管理、以政治干预经济等错误作法提出了批评和检讨;大胆地提出了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意见,强调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发挥经济手段和组织的作用,实行专业化,发展合同制,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扩大企业的经济自主权。会议要求有关部门尽快提出贯彻上述原则的具体措施。

  在13次讲话和插话中,华国锋就会议的主题多次发表了意见,主要讲了引进技术、外贸出口、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工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劳动工资等经济工作方面的一系列方针,强调经济工作要谨慎,要扎扎实实,一方面要大胆放手工作,一方面要兢兢业业;经济工作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摸着石头过河,提出“以粮为纲”也要因地制宜,粮区以粮为纲,牧区以牧为纲,林区以林为纲。他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四个一点”,对会议影响很大。

  这次会议虽未形成决议,但9月9日李先念的总结报告和7月28日胡乔木在会上的长篇发言特别值得注意。

  李先念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会议作的总结报告,共分六个部分:抓紧大好时机,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速度;加强综合平衡,在统一的计划下发挥中央、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搞好技术引进,努力扩大出口;有关农业的几个问题;有关工业的几个问题;搞好领导班子的整顿,改进领导作风。这个报告,较系统地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和举措,实际上是这次会议的主题报告。

  报告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也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改变人们的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这场革命,规模的巨大,变化的广泛、激烈、深刻,任务的繁重、紧迫,意义的深远,都不下于我们党过去领导的任何革命。”[3](p.1066) 

  报告涉及了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报告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勇敢地改造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上层建筑,放手发挥经济手段和经济组织的作用。报告对以往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领导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指出:“我国已经不止一次改革经济体制,并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在企业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往往从行政权利的转移着眼多,往往在放了收、收了放的老套中循环,因而难以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4]在经济领导工作中,要坚决地摆脱墨守行政层次、行政区划、行政权利、行政方式而不讲经济核算、经济效果、经济效率、经济责任的老框框,掌握领导和管理现代化工农业大生产的本领。

  报告强调了实事求是和遵循客观规律对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报告说:“要高速度地协调地发展国民经济,就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首先是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搞好综合平衡。”[5]报告还指出:“我们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我们有计划按比例地、持久地、高速度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还不多,搞四个现代化的经验更少。我们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要在今后实践中继续调查它,从中找出它固有的规律',尽量避免盲目性,尽量少走弯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证明是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事,就坚决地办,坚持到底,不允许任何人轻易改变和取消。”

  报告还强调,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当中,必须同外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自力更生绝不是闭关自守,决不能不学习外国的先进事物。报告还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观点。

  9月底,这个报告被中共中央转发。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开会讨论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问题,又将这个报告列为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的内容之一。

  胡乔木的发言事后又经过多次修改,于10月6日在《人民日报》上以《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为题发表。这个发言,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当时社会上对经济规律的认识;讲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反对长官意志决定问题;提出要发挥中央、地方、企业和个人四个积极性;提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胡乔木的发言实际上也是当时中共中央高层领导的有关思想的综合与发挥。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等涉及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华国锋、李先念等在务虚会召开前就曾强调过。1978年6月20日,李先念在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我们的这次会议,要把提高管理水平作为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进行讨论。”他还说:“提高管理水平的问题,并不是只存在于财贸战线,同样存在于农业、工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业和其他战线。这是目前整个经济工作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着重解决的迫切问题,必须引起全党的充分注意。”[6]同年7月7日,华国锋在讲话中也指出:“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正确利用价值规律,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十分重要……不利用价值规律,违背这个规律,我们的经济工作就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就不能以最少的消耗取得充分的效果,就必然产生严重的浪费和亏损,破坏社会主义生产,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我们必须在全党,在全体经济工作人员中,在财贸工作人员中,大张旗鼓地进行加强经济核算、讲求经济效果、增加企业利润、厉行财政监督的教育,这样就能大大地促进生产,并且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更多的资金。”“有些同志对研究、掌握和运用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重要性还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以为政治挂帅可以不顾客观经济规律,承认经济规律就是否定政治挂帅,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在我们的经济工作中,一定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也一定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这二者是统一的。全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把政治和经济统一起来,提高经济管理水平。”[1]

  胡乔木以他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学识,将别人的思想火花系统化、理论化,使这些显示出旺盛生命力的思想,成为了党的宝贵财富。

    1. 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
    2. 张玉凤忆1976年毛泽东选接班人
    3. 10月6日
    4. 科学的春天: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
    5. 1月21日
    6. 8月19日
    7. 10月18日
    8. 共和国历史转折的前奏
    9. 毛泽东五次选择接班人
    10. 解密:李先念与江泽民的9次通信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