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
1月1日,八路军留守兵团部队艺术工作团上演囚幕歌舞活报剧《保卫边区》。此剧歌颂边区、整军、开辟南泥湾和党的一元化领导,积极配合政治形势,颇受重视。
2月4日,总政电影团拍摄之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又名《南泥湾})首映。此片直击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之事,讴歌其英雄主义精神,获得高层肯定。朱德、叶剑英、贺龙、徐向前、萧劲光等亲自出席首映式,并指示将该片在延安广为放映。此片与四幕歌舞活报剧《保卫边区》,并为《讲话》后最早收获的成果。
2月6日,延文艺界二百余人,在青年俱乐部举行欢迎边区劳动英雄座谈会。工农兵劳模代表人物吴满有、赵占魁、黄立德,先后报告其翻身历史和生产事迹。艾青即席朗诵他歌颂吴满有的诗。
2月9日起,鲁艺秧歌队百余人,连续在杨家岭、中央党校、文化沟等处表演新秧歌,其中包括著名的《兄妹开荒》。毛泽东赞道"这还像个为工农兵服务的样子。"
秧歌运动开始。各文化单位纷纷成立秧歌队。
3月10日,中央文委和中组部召集文艺工作者开会,陈云、凯丰、刘少奇、博古和李卓然(中共西北局宣传部长)都讲了话。会上,正式宣布文化人下乡的决定。
在《保卫边区》和《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的示范作用下,文学也掀起写劳模、写英雄的热潮,如荒煤的《模范党员申长林同志》、师团手的《李位和其他五个劳动英雄》、贺敬之等的《赵占魁运动歌》、陈学昭的《访马杏儿》、孔厥的《新的英雄》、马烽的《张耿凤运动的热潮》等。
鲁艺投入大生产运动,开展劳动竞赛。
4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决定},指出下面将进入审查干部的阶段。
4月11日,萧三在《解放日报》撰.文《可喜的转变~,总结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的改变,列举了《保卫边区》、《兄妹开荒》等作品,以及"街头诗"、秧歌运动等现象。
4月18日起,《解放日报》连续发表阿甲、柯仲平等人鼓吹平剧(京剧) 改革的文章。其背景则是中央文委有"改造旧平剧、创作新平剧"的指示。
19日,延安平剧研究院传达了这一指示,并讨论决定今后该院方向是:一、审查和修改旧戏;二、创造直接间接能为战争、生产、教育服务的新编历史剧;三、立足用民间形式的戏曲来反映今天的现实。
4月26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从春节宣传看文艺的新方向》,指出: 文艺座谈会后,文艺家们思想和行动的步调渐趋一致,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小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倾向受到清算,而毛泽东提出的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成为众所归趋的道路。同时刊登《兄妹开荒》主演之一王大化的长文《从〈兄妹开荒〉的演出谈起》(此文复于七月五日为重庆《新华日报》转载),令王一跃而为"工农兵文艺"的头号明星。
9月 赵树理发表《小二黑结婚》。
10月19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由《解放日报》全文发表。这是该文首次公开披露。
10月20日,中央总学委发出通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整风运动的必读文件。
赵树理发表《李有才板话》。
马健领创作大型秦腔剧《血泪仇》。
11月7日,中宣部发出《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进一步提升学习《讲话》的意义,指出:{讲话》不仅是解决文艺观、文化观的材料,也是解决人生观、方法论的重要材料。
12月20日,新编平剧《逼上梁山》上演。
12月26日,周扬撰文《一位不识字的劳动诗人一一孙万福》,开"工农兵文学创作"的理论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