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1世纪头十年学术发展史
十年中国学术忧乐杂糅
发布时间: 2009-12-24    作者:陈 洪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2-24
  字体:(     ) 关闭窗口

  大致而言,新世纪头十年的学术生态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地位总体上有了改进。党和国家对文科有多次表态,明确地讲要把人文社会科学放到与自然科学同等的地位,同等对待。

  第二,研究队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老一代学者已基本淡出了学术舞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毕业的那一代人很多也已淡出,而大批的博士和博士后走到了文科研究的第一线。

  第三,科研管理体制及有关政策,对学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家对文科的投入明显增加,主管部门各种新的管理举措和活动层出不穷,比如教育部的文科科研基地,各类的攻关、招标课题,特别是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的课题项目大幅增加等,在组织文科研究队伍,提高文科在学校中的地位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效用。

  第四,研究强调创新性。在新世纪,从上到下都鼓励创新,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很多场合明确强调研究的原创性。这当然具有强烈的导向性,加强了管理部门以及学界的创新意识。

  第五,研究的团队意识增强。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承担综合性的研究项目,这与各方面对重大课题的设计、设立直接相关。这种情况有助于一些青年学者早些介入重要问题的研究,一定程度改善他们的研究条件。同时也改变学者一定程度上“老死不相往来”的单干状况。这也是不同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研究的地方。

  另外,在新世纪全球化背景下,有关领导部门顺应潮流,提倡学术研究要有世界眼光,要将学术成果推向世界。虽然现在这方面工作的影响还不够大,但已经开始。另外,在新技术背景下,大量的数据库和检索系统产生,使得研究的手段更丰富,研究的效率得到提高。

  但是,新世纪的学术研究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题设计存在两个极端。一是研究课题宏大化,好像题目越大、部头越大,就越有气魄、越有价值。有的研究项目很宏阔,但学理依据不足,投入很多,虽然在验收时能拿出数十本著作,但实际经不起推敲。一味地追求大题目,而不肯扎实地在地基上下功夫,这对学术进展没有好处。另一个极端则是题目的琐屑化。传统的研究领域不容易找到新的课题,但大的范式又没有更新,有的研究者往往在犄角旮旯里寻找题目,只要能凑出一篇文章,而不问文章本身研究了什么,提供了什么新的认识,在思想上有什么价值和启发等。这两种趋势看似相反,其实都是由于学术本身的价值被忽略了。

  第二,我们缺少一个良好的、积极的、有效的学术批评和讨论机制,也缺少一种与学术研究有关的管理决策的问责机制。现在很少见到比较严肃的学术讨论和争论。因为要评奖,大家都互相吹捧。在20世纪80年代,还能时常读到真诚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的书评,作者也能宽容地将书评发表。现在更为多见的则是老虎屁股摸不得,一碰就跳。

  第三,新世纪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学术界和媒体互动频繁,这在某些方面助长了学界的浮躁风气。如某些媒体的名牌节目以学术的面貌出现,但骨子里都是大众通俗文化。学术从根本上说是小众的而非大众的,媒体把大众传媒的内容披上学术的外衣,虽然能让民众关心某些学术话题,但更多导致了公众的片面理解。而媒体“一夜成名”的魔力,也对学界造成了不小的诱惑。

  (作者为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

    1. 大学语文改革可以让作家参与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