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 学者观点
新中国外交大事记(1949—1976)
发布时间: 2013-12-30    作者:当代中国研究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12-27
  字体:(     ) 关闭窗口

  1949年10月2日

  苏联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大使。随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蒙古、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等国同中国建交。

  1953年12月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两国应根据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决两国之间悬而未决的问题。1954年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周总理同两国一同倡议将这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4月26日

  日内瓦会议开幕。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参会。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中国代表团促进会议达成了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显示出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

  1955年4月18日

  第一届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开幕。中国积极支持并参加此次会议。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坚持“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达成“万隆十项原则”,为加强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到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先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同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同芬兰、瑞士、丹麦由公使级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1955年8月1日

  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开始,至1970年2月20日,共进行136次会谈,成为中美两国保持接触、交换意见的途径。

  1971年4月6日

  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北京。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明确承认台湾属于中国,并且作出逐步撤军和最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许诺。7月16日,中美双方同时发表公告,宣布中国政府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2年5月以前访华。10月20日至26日,基辛格再次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了安排。

  1971年10月18日至25日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提案进行专题辩论。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努力和支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1972年2月21日

  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

  1972年9月25日至30日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9月29日,中日双方签署并发表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宣布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国与欧洲国家出现建交高潮。至70年代末,除安道尔等四国外,中国已与西、北、南欧所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英国、荷兰的关系也从代办级升为大使级,同圣马力诺建立总领事外交关系。1975年中国还与欧洲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于70年代初先后与中国建交。

  1974年2月22日

  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认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其他国家是第三世界。4月6日至19日,邓小平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阐述了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和中国的外交政策。

  截至1976年10月

  中国已同11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版;武雪彬/摘)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论十大关系》
    2. 毛泽东生前未公开发表《论十大关系》的原因
    3. 毛泽东在政治上如何要求党的高级干部
    4. 郑有贵:从《寻乌调查》探析传统乡村凑份互助文化
    5.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的改革探索及其价值审视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历史贡献
    7. 毛泽东要读的最后一部书:《容斋随笔》
    8. 建国后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演化
    9.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初语境与当代发展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