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科学发展之路 >> 政治建设
中国政治模式已经形成
发布时间: 2012-09-17    作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2-09-07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亦可称为中国政治模式)形成的关键十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定型
  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征概括为: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三统一”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民主政治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当代中国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问题。
  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实行民主政治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人民群众要成为掌握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和反映整体利益的政党将自己组织起来,形成自觉的意识,进行有效的行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容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党的十七大之后,经过长期建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定型,其主要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四项制度是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的根本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普遍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又能有效支持和监督各级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既实现了广泛的民主参与,又有利于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从而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支持下,在城乡基层单位和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最直接和最具体的体现。这四项制度充分调动、发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一条政治发展道路的认识,不仅体现于对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概括、对基本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上,还体现于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实践中防止错误倾向、自觉保持正确方向上。2011年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郑重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动摇。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
  这“五个不搞”进一步厘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具体区别,是进一步实现和发展好人民民主的政治保障,也是今后民主政治建设应当着重坚持和重点把握的重大原则。
  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政治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即中国政治模式,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政治保障。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形成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在中国政治模式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是任何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而是全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政治代表,其执政理念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有利于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多国经验表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期”,实行西方民主体制具有强化社会利益分歧的倾向。而中国政治模式在运行中既能反映人民群众中不同群体的意见和呼声,又能从全局出发将人民群众中各种意见集中综合起来,使国家的法律与政策能够兼顾各方利益,使人民内部的局部利益、个别利益与整体利益、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协调起来。
  第三,有利于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安定。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在经济、文化上追赶发达国家,就必须制定科学周详的发展战略,并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保证了新中国能够不断克服困难,始终不渝地向着工业化、现代化目标前行;保证了国家能够尽可能集中一切资源、力量和智慧用于建设和发展,尽可能减少纷争与内耗;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前瞻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正是由于中国政治模式独具的功能特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有了有效而可靠的制度保障。概括起来说,中国的政治模式一方面为人民提供权利保障,焕发社会活力,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推动力;另一方面能够形成一个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政治核心,集中资源、合理规划、统筹兼顾,实现社会稳定而有效的发展。保障权利与集中力量的双重功能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模式基本特征,这是当代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成为崛起中大国的政治原因。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春华
    1. 汪玉凯:冷静看待中国模式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
    3. 不仅要学中国的“用”,还要学中国的“体
    4. 世界“聚光灯”为何投向两会(望海楼)
    5. 中心主义政治制度与“中国政治模式”
    6. “经济主义政治模式”语境中的“阶级”概念
    7. 向苏联学习工业化建设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探索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意义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